秦淮河畔、乌衣巷旁,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大概是因了那些古时刘禹锡们的怀古诗句、熙熙攘攘的繁华盛景和名妓们的传奇故事,使我从年少时便不止一次在内心憧憬着,去与那古老而又历经磨难的城墙会一面。
然而以往的计划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落空,之前是因为学业太重,上大学后的假期却又忙于学车、实习、志愿者。今年夏天期末考前突然的决定却使这个酝酿已久的愿望以意外的姿态成真。这还要感谢我那素未谋面的网友波波,要不是确定了面基,我也不会索性大胆一回,以一个人的姿态去自己一直想去的地方。
7月6号上午十点考完最后一科,中午一点时我已经在青岛火车站等待那列载我驶向南京的高铁,这种感觉是新鲜的,论距离,西宁和广州比南京远多了,可那时在终点或是旅途中总有亲人陪伴,这一次,要看我自己的了。
5个多小时的高铁,车上冷气太足,没带外套的我被冻的瑟瑟发抖,然而每到一站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想象着南京湿热的空气不知道是否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黏,想快点到达的心情又急迫了几分。
抵达南京南站的时候是晚上八点了,在南京上学的朋友来接站,走出出站口看到他的那一刻感觉甚是奇妙,不知道为何让我有种“果然我们都长大了啊”的感觉。波波也来了,她是一定要来的,于是也没有劝阻,只一打照面确认了彼此就完事儿了。
朋友本来说好要带我们到达民宿就离开,但是地铁上一路聊开后便决定放下行李后直奔夫子庙,反正就在楼下,让他这“半个本地人”带路正好。我对这个提议也甚是满意,旅途中总是要有些随意安排的节目,一定要死按照计划来反而会少掉很多乐趣,顺其自然嘛。
从民宿出来,去往夫子庙的路上才开始用眼睛仔细描摹这个城市的样子。大概是闹市区的缘故,九点多人依然很多,路旁的建筑尤其是旅馆酒店也大多做成了白墙黛瓦的江南模样,但是那刚刷完不久的漆白的有些刺眼,样子是有了,却缺了气韵,朋友无奈地和我抿抿嘴,没办法啊,城市形象嘛。波波在一旁吐槽这和她的家乡绍兴明明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城市啊,总不过是人、建筑与生活的堆叠,人们旅游,为的到底是看不同的风景,还是体验不同的生活,这就是彼此之间的区别了。
两三句话的功夫便到了夫子庙,牌坊下一群金发高鼻的外国游客看起来手足无措的样子,可别是被这闹哄哄的景像吓住了。放眼望去长长的小吃店和纪念品店一眼看不到头,朋友和我都算是文青一类的人了,所以步子总是往文创店里迈,不得不说特色明信片、手工信纸什么的对我还是有太大的吸引力,第一晚就看到好几样想买的,这还了得,赶紧捂紧荷包逃出来,倒不是说怕花钱,因为出来玩过几次就知道旅游观光是最不能疼钱的了,有确实心仪的还是下手不要留到日后后悔为好,但还是想第一晚不要太急嘛,反正就在楼下,走之前肯定还要再来一次的。至于小吃,不是看起来太过网红风打不起兴趣,就是因为味道太腻而作罢,最后还是决定先好好看一趟秦淮河,再作吃的打算。
那时正是台风过境的日子,逛了一会儿天上就开始飘起雨丝来,朦朦胧胧中看秦淮河,雨滴在水面上荡漾成圈,倒是勉强弥补了周围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河一旁影壁上的飞龙还是被安上了彩色LED灯管,很艳俗的感觉,但是更难过的是我竟然好像已经习惯这种艳俗的色彩审美了。
顺着石板街道一路逛过乌衣巷,除了门口三个大字再也找不到任何“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进入里面的巷道,人很少,两旁的商铺要么还没开起来,要么卖的尽是些粗制滥造与其它景区无异的玩具,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
差不多绕完一圈之后,激动劲儿褪去后的饥饿感终于出现了,朋友在路边请吃鸭血粉丝和汤包,说实话鸭血粉丝和之前老妈去南京带回来的压缩包装尝起来并无二异。我加了很多的醋,朋友一口咬下去,汤包里的汁水飞溅出来,雨依旧在绵绵的下着,透过蒙上薄雾的推拉门,不时传来路人经过时有点陌生的语调,而我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我是在南京了啊。
吃过晚饭朋友依旧坚持把我们送回楼下,顺便把公交卡留给我,毕竟每次出门排队买票坐地铁肯定要麻烦不少,卡套上樱木花道和流川枫傻傻的,看见它就感觉心情很好。我们在南京预订的是一间民宿,很简单的北欧风设计,一进门就能看到客厅大大的落地窗,透过它向外望去是满眼的葱茏,再远一点,能看见白墙黛瓦的飞檐参差不齐,仿佛一幅巨画,直直镶嵌在了天幕上。
晚上洗过澡后和波波大致确定了接下来的行程,第一天主要去南京博物院看穆夏的画展,下午去鸡鸣寺顺便游游玄武湖,晚上若是有空再闯闯老门东,第二天则是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第三天是中午的车票到苏州,上午估计也没有太完整的时间,去归还朋友的公交卡之后在市区转转估计就差不多了。等确定完这些,指针已经过了零点,扑倒在宽大而又陌生的、洁白的有些僵硬的床上,我却并没有立刻进入睡眠,与网友第一次见面的奇怪感觉、对明天行程的期待以及种种需要考虑的事项一直在脑海里盘旋,我是渐渐沉入黑暗中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