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蘑菇心理联合创始人——吴冕先生,一直专注于心理学方面的科普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讨,他先后发表了心理类文章1000多篇,累计字数在200多万,并有多篇文章阅读量达10万多。他的作品,惠及了众多的读者。他在文章里,发表了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研究与探讨,帮助大家走出心理的阴影,走在阳光中。
《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一书,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心理科学传播专家、润微心理创始人于海燕推荐此书时说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内向的人如何利用自己的天赋与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一.龙猫属性的人
在宫崎骏先生的作品中,有一个代表性的动画形象——龙猫。在龙猫的身上,其最大的物质是对人过敏。它通常生活在远离人们的隐蔽角落里,以避免因接触人类而过敏。而你想发现它,必须经过极其曲折而幽暗的丛林通道才能看到它。如果龙猫不小心被人类发现了,它便会打包好行李,偷偷地溜掉。
龙猫对人过敏,是因为对人有敌意吗?非也!它只是外冷内热,当它发现人们对它无害,且不讨厌时,它会与对方一起玩耍。而且当它发现别人有危险时,它也会施展魔法,让那人解救出来。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身上闪耀着龙猫属性的人。
⑴他们平时话不多,总是沉默寡言。
⑵他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会本能地保持一种距离感。
⑶在关系中,他们对朋友的认定门槛很高。
⑷他们交朋友,都是冲着一辈子去的。
揭秘内向性格性格密码
我们来观察一下他们的表现情况:
沉默寡言;
喜欢宅家;
多听少说;
很少主动;
少做或不做无把握的事;
不愿多呆在喧闹的环境中;
反应迟钝,内心敏感,情感丰富;
结交真正喜欢且值得信任的朋友;
慢热,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环境;
独自一人想法很多,可与别人一起时却没什么主见;
在一些专业的领域,经常会取得特别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实,内向者不善于社交,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害怕与人交往,而是不想与人交往。
现实世界像一面巨大的魔域一样,能放大我们的生命体验。对外向者来说,人际交往中的他人就是这面镜子。
外向者喜欢社交,喜欢与人交往。外向者与其交往起来都乐此不疲。就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内向者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和月风的状态很像,他们的身体活动于现实世界中,但他们的生命能量却更多地投注到另一个世界,即内在的心理世界。
多的深度思考会带来更多的创造力。经常沉浸在内心世界里的人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仅效率很高,创造性的灵感也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安静生活的单调和孤独,激发了我的创造力。”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说:“我的性能是那种喜欢独处的性格,或者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我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处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会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对于只需要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内向者会将生活的重心从现实世界转移到内在世界,过着“三分入世,七分出世”的生活。
内向者的生理特点
内向者喜欢安静一些的环境,一个人听听歌,看看书,养养花,就会感到很舒服。如果和人交往,内向者更喜欢“一对一”的相处,人少一点,受到的刺激就少,因而更自在一些。
内向者追求的是准确和成功率。可以用一个公式表达:乙酰胆碱=深度思考+谨慎行动。
内向者虽然不爱表达,不习惯过多的人际交往,但并不是头脑简单,也不是消极避世。
内向者的隐藏优势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改变自己的本性,把自己“硬掰”成一个外向的人,而是就当找到真正适合你的人生节奏,把自己未来就具有的潜能和优势挖掘出来。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过好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对于说过的话,他们一定会信守诺言,言出必行;对于答应别人的事情,即使别人不催,他们也会主动地完成。责任心强的人更靠谱,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中能够给别人带来安全感,从而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
内向人外表木讷、迟钝,但内心很敏感,有强大的自我觉察力。
善于自我觉察的人是上帝视觉的人,他们会对真实的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更冷静,不容易迷失自我。
内向不是一种缺陷,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一样,在人们看不见的海面之下,隐藏着太多的宝藏和能量。
社交能力的关键,在于心态
觉得自己对人过敏、不会社交是内向者的核心痛点。他们在社交中往往会有以下表现:
和不熟的人相处时问题很拘谨,不知道怎么相处;
不太会和别人聊天,很多时候心里清楚但不知道如何表达,容易语塞。
聚会的时候别人相谈甚欢,但自己总插不上话,感觉与人格格不入。
害怕人多的场合演讲,容易紧张、脸红、心跳加快。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系的辛西娅在一项研究中提出了“行为抑制”这一概念。它的含义是,一个人在面对不熟悉的人、物体和事件时会表现出退缩和回避的反应。内向者在社交活动中的一些特定心态,会导致他们容易出现行为抑制,就像小武那样。即便做了大量的学习和准备工作,但在现实的社交活动中他依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表现出自己期望的样子。
内向者要想在社交方面应对自如,首先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调整自己心态的关键,是改变我们头脑中隐藏的一些不合理认知。
2.不合理认知类型
我需要像外向者那样社交
内向者慢热,遇到不熟悉的人时会感到紧张、不自在,他们防御心理强,不容易与人拉近关系。
内向者话少,喜欢听别人说话而不是主动表达自己,在人群中像个“小透明”,没有存在感。
内向者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交往中的明规则和潜规则都不敏感,面对这些问题时经常会手足无措。
每一个人的社交表现都是围绕着自己独特的社交需要展开的。
我不能犯错
心理咨询中,一位内向的来访者这样来描述自己:“我总是很敏感,爱多想。每当谈话或者社交活动结束后,我总在回忆,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说了哪句话伤害了别人,有没有做了哪些不恰当的举动等等。总是这样想来想去,把自己耗得很累。”
近几年有一个网络流行词——社死,也就是社会性死亡,主要是指在大众面前出丑,也泛指在社交圈中做了很丢人的事情,抬不起头,没有办法再去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
现实生活不是影视剧,没有彩排,全凭临时发挥。
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意识到,你是可以犯错的。
①首先,犯错或出问题是生活的常态。
②其次,犯错的后果很多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发现:我们所担心的事,90%都没有发生;即便那些发生的事,90%都没有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③最后,少关注问题本身,多关注收获。
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内向人)在和别人相处时脑海中经常充斥着“如果式”的声音。
如果他不理我,怎么办?
如果他不喜欢我,怎么办?
如果他不在乎我,怎么办?
你所担心的各种“如果”,多数情况下也仅仅是“如果”而已。
女生小雪刚上大学时,为了和舍友搞好关系,也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经常主动为别人付出,比如帮别人打水,帮别人收拾桌子,帮别人拿快递,甚至还帮别人洗衣服。但这些付出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有一个舍友就经常欺负她,时不时地对他冷嘲热讽。小雪很痛苦,不明白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不被喜欢。
不管你有多好,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喜欢你。
不管在哪种场合,也不管与什么人在一起,请你管理好自己对他人的预期。你要允许接受一些人不喜欢你。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就可以给自己预留一些“不受欢迎的名额”。就我自己而言,假如我和一群人在一起,我会提醒自己其中应该有一两个人是不欢迎我的;假如我在分享自己在一些问题上的想法和观点,我会提醒自己其中应该有一些内容是会引起争议、不被喜欢的。
当一切都是预料之中时,即便是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它带给我们的心理冲击也是有限的。
缓解身体焦虑的3个小方法
方法一,深呼吸法。
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让气体慢慢充满你的腹腔,然后慢慢用嘴吐气。用这种方式和节奏多呼吸几次,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慢慢恢复平静。
方法二,肌肉放松法。
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先收缩手臂的肌肉,然后放松;收缩肩膀的肌肉,然后放松;依次类推,脖子、臀部、大腿、脚部都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通过收缩和放松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可达到放松的效果。
方法三,冥想法。
找个舒适的姿势,可坐可躺,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起落上,感受空气进入自己的身体,感受空气离开自己的身体。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过往的经历干扰我们,不用去抗拒它,只需接纳它,观察它就好。然后继续关注你的呼吸。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关注当下,更有利于我们身心获得宁静。
3.慢热的人,更懂得什么才是沸腾
第一印象是一种优先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对初次接触到的信息更敏感,留下更深刻的印记。
在从“0”到“1”建立一段新的关系时,相比较外向者,内向者往往需要花更长的时间。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学生时期一直摆脱不了一个“魔咒”,不管是上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每到一个新的班级时他都会陷入一种困境:没有关系好的朋友,班里的很多活动他也无法融入,总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在这个快节奏、凡事讲究效率的时代,“慢”往往被当成一种问题,甚至是一种缺陷。当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慢热时,人们会产生一些偏见性观念,比如觉得这个人不好相处、孤僻、高冷、自我封闭、不合群等。
慢,只是因为内向人的脑回路长罢了。
爱因斯坦说:“并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只不过我思考问题的时间更久。”
对一个慢热的内向者来说,只需做好自己,把你深度思考能力用对地方,你的价值自然就会展现出来,而说话多一些还是少一些都不妨碍别人对你的喜欢。
慢,是因为对不了解的人没有安全感。
内向者的交友门槛很高,他们的原则是少而精,即只和少数绝对信任的朋友交往,并长期保持稳定而亲密的关系。
内向者不是高冷,而是低冷。低冷是一种仰视的冷:“我觉得我太普通,太平凡了,你们应该不会真的喜欢我吧,所以我还是识趣点,躲远点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冷。
“自来熟”是一种社交技术,而不是一种社交情感。
内向者在人际交往中,更喜欢忠于自己的内心。
当一个人佛系、随缘的态度来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时,慢热就不可避免了。
与慢热的人,请深交。
在浅层关系中,慢热对人际交往的不利方面是很明显的。
身处浅层关系中时,内向者最难受。
当时间拉长,关系加深之后,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就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理性。
在深层关系中,慢热的人相对更受欢迎。
靠谱、能为他人着想的人,路会越来越宽;虚假、只会为自己考虑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内向者慢热,但也慢冷。对慢热的人来说,时间是你的朋友。
好的关系,慢一点也没关系
⑴心态上,接纳自己的慢
不管是快还是慢,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只是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社交节奏。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被别人的节奏带着走,最后迷失自我。
⑵行为上,做真实的自己
坦然地做你自己就好,真正好的关系,慢一点也没有关系。时间是检验两个人关系最好的试金石。
快速融入新环境的两个方法
我们要明白,内向者融入新环境慢,是因为自身的感觉系统暂时失灵。
怎么样的稻草才可以解救我们呢?
一是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做。如果一名大一新生发现专业课程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起来得心应手,那么就可以更快地建立自信心和掌控感,从而更容易投入新的生活环境中。
二是在新环境中,找一个外向人成为朋友。唯独有一次,我很快就融入并喜欢上了新的班级。原因是我的同桌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因为她的开朗和热情,我对新班级的陌生感被冲淡了不少。
一个内向者快速融入新环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被一个外向的朋友“领养”。
总结:
内向的人,慢一点,没关系。他们是可靠的人,可以值得依赖的人。只需要我们多一点时间,珍惜彼此的关系,当个内向的人,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