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推荐了今年十本要读的书,《贫穷的本质》排在其中。我从网上购了一本,准备认真地读起来,很好奇“本质”到底是什么?
书本还没有收到时,我很得意地把它推介给一个经常在一起论事说情的同事,告诉她这是今年樊登推荐的十个读本之一。她听了嚷着让我读好后给她读。
收到之后,急着翻开,读了一两页,就很失望:翻译的专业水平,真是没办法让我提起兴趣。一句句拗口的句子,偶尔还有一些上下文意思衔接不通的言辞,唉~为了对得起付出去的几十块RMB,用了十几个中午和晚上,艰难地撑着读,勉勉强强完成了“翻阅一遍”的任务。
贫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穷人的价值思维和生活习惯――这好像是老生常谈,根本不是什么创新说法。合上书,我想想这里边,最有价值的“创新”,应是原著作者与印度学者在印度贫穷地区,近些年来扎扎实实开展的那些针对穷人生活状态和大量扶贫的实验成果的调研事实――这些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从翻译本的大体意思上,可以推测到原著是一本比较生动的关于贫穷和扶贫的作品。作者在著作里表达的观点:穷人的生活观念决定了他们的贫穷。
一方面,穷人们“爱”把所有的收入,尽可能的投入到带来“味蕾”快感的相对奢侈的生活食品中,如美味甜食或咖啡等。而这种投资,是非常不理性的:一是那些食品大多数营养不均衡,长期食用不健康,导致身体体质变差或引起疾病;二是那些食品相对于价格便宜的扶贫食品,价格普遍偏高,以至于穷人必须倾其全部收入,才能购买到手,维持饱腹。穷人这般的投资方向,既未很好地保养他们可能改变命运、创造财富的健康身体资本,也失去了在经年累月的时间长河中积聚部分财富来抵御风险的可能性实力。
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扶贫工程似乎都没有办法解决穷人的穷人命运。从不断大量投入的最低生活保障的济贫物资,到开展各种贫困地区的教育培训扶贫项目,再到政府和私人纷纷参与的小额贷款等现金扶贫,历史成果都是令人感到失望。
翻阅完这本书,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近年来习近平领导下的对中国内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式反腐倡廉、扫黑除恶活动,没有引起世界各国全体轰动反响,而对中国式脱贫攻坚成果却刮目相待,使之形成众口皆碑“地球红星”般国家扶贫事业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