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先生刚刚在2017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提到:第一代能源是煤,第二代能源是石油,第三代能源是数据,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煤为主的能源,诞生的商业模式是工厂。第二次以石油为主的整个商业模式、技术革命诞生了公司。那么第三代以数据为能源的技术革命将诞生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呢?生态化平台!生态化平台!生态化平台!
第三次以数据为能源的技术革命将诞生的商业模式一定是生态化平台。生态化平台将在未来几十年的社会发展中成为重要的参与者,所有的企业都将围绕着生态化平台生存,而这些生态化平台同时也靠这些企业生存,它们之间将逐渐形成共生关系,也是企业和生态化平台之间关系的本质所在。未来生态化平台和企业之间不存在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的说法。
为什么是生态化平台?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生态化平台成为未来几十年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呢?毫无疑问是技术,今天我们所能想到的,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从技术的应用角度来看,这些技术都不是一家企业参与就可以实现应用的。接下来就以三个先进的技术来论述为什么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商业模式是生态化平台。
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这个技术的前提条件是首先你要有数据,之后,你才能去运用大计算能力去分析这些数据。以现在的硬件发展速度来看,计算能力相对于数据应该算是比较廉价的。以前我们计算能力不足的时候,觉得数据多了是负担,但是现在我们的计算能力已经很强了,反而觉得数据量成了问题。数据的产生需要很多人和企业的参与,一家企业能连接的人和企业是有限的,只有生态化平台才能连接更多的人和企业,以此来产生更多的数据。而且靠一家企业的数据来分析市场肯定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通过数据来认知市场,以此来摆脱我们想当然该如何去生产,如何去流通。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本质应该是云,跟计算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利用云是增加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协同,协同的根本就是共享数据,共享资源,通过提升协同效率来提升商业效率。这几年,我们开始不断的演变,将计算引入,通过虚拟机技术开始将计算引入到云上。通过云计算中心分享大量的闲置的计算机资源来为用户提供更快,更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而这些云计算中心都是由大的平台建立的,这些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自己的中心地位。那么到底是生态化平台成就了云计算的发展,还是云计算的发展成就了生态化平台?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很好的定论。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平台在提供云服务的同时不仅仅是服务了用户,也同时服务了自己。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这两年是比较火的话题,很多公司在做人工智能,而且有很多公司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是,人工智能首先最大的障碍当然是技术的核心,算法问题,第二大障碍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数据问题。现在有些大的生态化平台已经开始解决算法问题了,他们开始公开自己的算法,让更多的企业去运用自己的算法去发展人工智能。原因可想而知,还是数据的问题。企业存在那么多年,到底还是有些数据积累的,平台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来驯良他们的人工智能,这个超级能吃数据的怪物。因为技术、数据的原因,未来发展人工智能一定是生态化平台的优先权更高一些。
那么生态化平台的职能是什么?传统企业有该如何去拥抱技术,拥抱平台呢?
生态化平台的首要职能是connect!
今天我们的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大的伪生态化平台,但是未来的生态化平台的主要职能不全是现有平台的职能。未来的生态化平台职能应该是connect,平台不是connect一切,因为connect一切在现阶段是互联网应该干的事情,在未来是物联网应该干的事情。平台未来应该干的事情应该是连接一切对的事情。平台不能事事都要去做,只要把符合平台价值观、愿景、使命的事情整合到平台就行了。做的多不如做的对,平台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符合自己的使命。
生态化平台经济离不开实体经济
未来生态化平台经济的崛起一定是靠实体经济的融入,今天很多人在吐槽说,虚拟经济搞垮了实体经济。其实,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言论。虚拟经济的出现一定会让实体经济越来越好,那些被搞垮的实体经济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本身的原因,不要把责任归结于虚拟经济。被搞垮的实体经济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反思自己,拥抱技术。我们的政府每天都在喊经济转型,行业升级,就是在不断的提醒那些实体经济一定要不断的反思自己,拥抱技术。
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其实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技术,通过技术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流通流程,以此来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那么企业如何去拥抱技术,拥抱互联网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传统企业如何拥抱生态化平台——重构
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构,除了这个方法别无他法。要重构首先必须要分解自己,把自己企业的使命、愿景,单独拿出来,然后是分解成流程板块。在分解自己的同时,去认识互联网,把能够互联网化的板块互联网化,不能互联网化的板块保留下来。把不好的板块去除掉,最后,是重新组合,这个时候企业的使命、愿景,可以重新归位,所有板块的重新组合都要围绕着它们进行。
这个重构的过程是痛苦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去拥抱互联网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企业的重构转型,都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实,这个时候进行重构危险系数是最大的时候。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压力也是最大的时候。
企业的重构转型本身就是一个如履薄冰的过程,前期转型风险大,投资回报率高;中期转型风险低,投资回报率依然可观;后期转型风险低,但是已经为时已晚,所以也就没有回报率可言了。现在属于中期阶段,是企业转型的好时期。错过这个阶段,可能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企业转型,大忌勿碰
传统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可碰的大忌。有些传统企业财大气粗,自己去搞平台,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最后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这个结果跟企业的基因有很大的关系,跟钱多钱少没有什么关系。除非你把公司所有的人都换一遍,仅仅靠一两个行业精英不可能改变整个企业的基因。
传统企业和平台在未来平台经济的社会中,每个企业和平台都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交给其他企业和平台来做。企业尽量不去做平台能做的事情,平台尽量不去做企业能做的事情。两者只有通过合作共生才能长久发展,合作依然是效率提升的重要法则。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平台上做生意,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台有企业没有的东西,比如说数据。那么这些企业就想用平台的数据来赚钱,再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让平台赚钱,其实这就是双赢的局面,也是合作的结果。
企业转型,人才现行
企业转型,人才最重要。今天很多企业招募人才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岗位的招募都是有经验的人员优先。其实,这一方面也是企业创新缺乏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传统企业在招募人才的时候,对经验的要求更高。这其实就是在隐形的断送企业创新的来源,这里不是在批评经验主义。因为每个人都是由经验惯性的,一定经验在脑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这个人在干某件事的时候一定是按照经验来完成。因为这样不费力,也不容易出差错。但也正因为不费力,不出差错,整个企业创新的基因慢慢的丧失了。
商业变革必须相互依托
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生态化平台商业模式一定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心。但是,传统企业仍然非常重要。没有传统企业的存在,未来生态化平台一定活不了。未来企业和平台一定是共生的关系。企业平台化,不是一定要企业自己去做生态化平台,而是利用生态化平台。这里的利用一定是双赢的。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企业才能活的更长远。
未来生态化平台的出现,不是一方霸主,应该是以一个合作者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企业,汇聚更多的企业以此来打造一个属于很多企业的生态系统。生态化平台要不仅要用服务者的心态去接纳个人用户,也要用服务者的心态去接纳企业。
美团的王兴曾经提到过:“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的边界的,所以我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而平台就是无边界的,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无限制的创造场景,而每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市场。相比于之间,产品为王的时代,场景在AI时代会显得更加重要。公司大了就该多元化,以释放红利。
多元化经营论至少在纸面意义上,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是以(产品)是否跨行业来进行区分,背后的大商业逻辑是供应驱动的逻辑。从需求驱动的角度来看,多元化和专业化要用场景化思维模式来思考:以消费者所在的典型场景是否有一致性,作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区分。包括BAT的生态打法、线上线下融合、跨界协同、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这些正在发生的商业大变革的最基本内在逻辑。
场景思维,而不是产品思维,才是新商业战略的核心。通过对用户场景的深入理解,形成典型场景下的服务落地能力,才是需求驱动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