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这出戏讲的是西汉时一个读书人,叫朱买臣,四十多岁了依然一事无成,只能靠砍柴为生。他的妻子要他休了自己,好另嫁他人。朱买臣相信自己终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苦留妻子。但妻子仍不为所动。朱买臣无奈只能依了她。而后妻子就嫁给了当地的富贵人家。后来朱买臣果然受重用,做了当地太守。妻子听闻后,心想做个大户人家的太太,哪有做太守夫人风光体面。于是她又离开了现任丈夫,披头散发的来到朱买臣面前,请求复合。朱买臣冷冷一笑,泼了一碗水,说:“你要是能把我泼出去的水收回来,我们就在一起吧。”然而任凭他妻子怎么淘、舀,也收不回泼出去的流潦。“覆水难收”一词,也就用来形容情分已尽,再难挽留。
戏剧为了表现性格的冲突,难免吧人脸谱化。故事原型,其中的善恶,却不是如此泾渭分明。朱买臣的妻子之所以离开他,似乎不全是嫌他贫穷。而是每次砍柴时,朱买臣嘴上还在念诗诵文,惹人笑话。妻子让他不要朗读,朱买臣反而读的更大声,生怕别人听不见。此后,妻子才开始要求离开他。他也意味深长地说:“等我五十岁了,就会时来运转的,你已经和我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再挨几年,等我大富大贵了,我一定会报答你的。”妻子倒像是赌气一般,说了一句:像你这样的人,永远也没有富贵的一天。后来,他妻子没有嫁给什么大户人家,只是嫁了个普通的木匠。朱买臣飞黄腾达后,荣归故里时,看到妻子和他现任丈夫站在欢迎的队列中,便把他们带回自己的府邸,好吃好喝的供养着,没有做出“泼水”一类尖酸刻薄之举。然而一个月后,他妻子还是不明不白地自杀了。朱买臣也没有刁难木匠,反而给了他一大笔钱,算是尽了一点心意。
世间上的幸福大多类似,但不幸却有各自的不幸。而许多的不幸,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平心而论,朱买臣的妻子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爱慕虚荣的人。朱买臣也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穷酸腐儒。然而他们并没有一个相持守望、苦尽甘来的圆满结局。这其中当然和他妻子 目光短浅有很大关联,但朱买臣自己就没有过错吗?让相濡以沫的妻子陪自己受了那么多年的苦,本来就该心存愧疚。在潦倒的情况下想的还是那些古籍经典,在某些人看来,固然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但在他妻子那样的劳动人民看来就是书呆子。何况世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要比这件事的本身让人更难忍受。如果朱买臣能设身处地想想他妻子的心境,稍微迁就妻子的意愿,也许就是另一个结局。
也许月老也会犯困,会把红线乱牵,让能力、喜好、信仰、习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走到一起。而一个人的素养一旦形成,又是很难改变的。但这并不代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苏格拉底被妻子大骂一顿后,又被妻子迎头泼水,但他只是自嘲似说了句:“雷霆之后,必要暴雨。”也没见得婚姻就走不下去。对对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认同,多一些宽容,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如果还有苏格拉底那样的幽默,生活或许还别有味道。倘若双方互不认同,不肯做出迁就和退让,反而争锋相对,变本加厉,那么两个人的感情真的会走到“覆水难收 ”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