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公期(我们老家这边的习俗节假日)的到来,每次一放暑假,便开始数着,算着还有多少天就到了,就跟过年一样期待。因为到那天,村里每家每户都会设宴邀请亲朋好友来做客。然后就会有好多吃的啦,而且最重要的是,晚上会有琼剧看!
早早的,阿公阿婆们便拿着凳子到戏台前,挑选最佳视野的位置坐着,等待好戏的开始。
下午五六点,吃完饭,洗完澡,便约上三五小伙伴,兴高采烈的往戏场去了。
拿着父母给的一两块的零钱,买根冰棍或是买包辣条,端着便满戏场的跑,嬉戏玩闹了。
最喜欢跑到后台去看戏子们化妆了,描眉画脸,拿起朱砂纸,嘴唇在上面轻抿一下,鲜艳如血。
绾起青丝,戴上发冠,着上华丽的服装,摇身一变便成了美艳的古装女子,或是一表人才的美男子,甚是喜欢。
戏台搭建好,人员化完妆,准备就绪,便开始重头大戏了
“八仙”,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也是我们来戏场的重要原因。
敲锣打鼓,唢呐,二胡响起,奏起一段喜庆的乐章,八仙齐上台,然后便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篮子,装着大米和稻谷,还有一些一毛,两毛,五毛的小零钱。
便开始一段华丽而吉利的说辞,大致是这样的“ ……捡到钱的,做生意的是越做越大;读书的是学习进步,考清华北大;老人捡到身体安康……谷米拿回去喂鸡鸭,越长越肥……”,说完之后,便手抓一把往台下扔。
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小孩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那种心情,就跟现在在群里抢红包一样,抢到一分钱都觉得开心无比。
那时候,抢到一毛钱便觉无比激动,便带着美好的愿望把钱收着,努力学习,想着以后能考清华北大,其实,那时候也不知道清华北大是什么概念。
“八仙”之后,便开始唱戏了。
那时候,我也蛮喜欢看戏的,看着字幕。再听他们唱,竟也看得津津有味,入戏三分。(很多海南话也都是从中学到的)
台上戏子,咿咿呀呀的唱,一手兰花指,一个抬眸,眼波流转。
再配上锣鼓声,唢呐声,二胡声还有其他的乐器声,声声入耳,经典的旋律,在心中经久不息。
情到深处,台上戏子泪眼婆娑,台下观众也泪湿满襟。
但也会有些丑角,逗逼的动作,言语,也让人笑到肚子疼。而后和小伙伴聊天总会讨论模仿寻开心。
结束散场后,便带着回味无穷的念想,进入梦乡。然后期待着明天晚上的到来。(有些村子会连续七晚搭台唱戏,也有的村子是两三晚,)总之,那几个晚上是最开心的。
和小伙伴们玩过家家的时候,也时常披上床单或是被套,扮一回戏子,模仿着身段模样,使出兰花指,哼上一小段,竟也像模像样。经典的画面,让我醉怎么能够忘。
最爱是兰花指,觉得特显女子的美丽娇羞。
一晃,多年过去,离家求学,再然后便是工作,已是多年未看琼剧。虽说有电视可以看,但总归没有了以往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喜欢现场的。
但庆幸的是,这些年,习俗未断。
却也听说,别的地方现在都改跳广场舞,很少请剧团唱戏了。
也怕,很少人再去选择戏曲的专业了吧?毕竟,越来越少的人喜欢看戏了,看着台下日渐减少的观众,是否台上戏子也在减少?不管是琼剧还是京剧。
还是希望,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遗失了便是,等到我老了,依然可以拿个凳子坐于台下,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