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不再像上学时候那样,愿意花大把大把的时间(甚至是上课的时间),去阅读虚构类文学作品。
甚至一度认为,此类书籍,无法为工作学习带来实质性的提高,阅读此类书籍只不过是打发时间虚度光阴罢了。
发掘《一本好书》这个综艺节目,也不过是源于一篇标题党性质的公众号文章(有时标题党也未必就是哗众取宠),“豆瓣评分9.3”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让我不禁想点进去看看。
第一期便是作家毛姆的这本《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据说是英国最小货币单位)代表世俗。
一个每日与钱打交道的、看似乏味无聊不懂艺术的证券经纪人,过着上流社会体面的生活,妻子贤惠美丽,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幸福和谐。
直到有一天,这个男人竟然跑掉了,抛下妻子孩子“出轨”了(绝大部分女人可能都是这样想的,男人只要抛弃了结发妻子,必然是由于出现了小三儿)。
结果出人意料,男人跑去了巴黎,住在脏乱差的二层阁楼里面,不是为了女人,竟然是为了实现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当画家。
男人已经四十有余,没有画画基础,一切从头学起,关键老师说他画得还不怎么样。
大家都以为这个男人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迟早要回归上流社会,不可能长久忍受如此邋遢的生活。
谁想到,他却把画画这件事做了一辈子。
他生前只是画,不停地画,甚至没有想过去以卖画为生,直到死后,他的画作问世后才被人们高价购买。
写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他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呢?”
我们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培养孩子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很大一部分,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
大学里面,最火的专业,金融和计算机,都是一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不工作也能找到好学校读研读博甚至出国,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还是能够挣到很多很多的钱。
而本书的主人公斯特里,就像是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不仅在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就是在现今这个时代,恐怕也会被人私下里骂上一句“傻子”。
记得吴军老师曾经在专栏里面讲到林黛玉,相比薛宝钗的知书达礼,可能很少人会喜欢林黛玉,更多的人觉得林黛玉太矫情,小心眼儿,生性多疑,不如宝钗“会做人”。
吴军老师在文章里面这样讲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会做人,但是,世界上不能缺少黛玉这样以生命作诗的人,否则一个社会是庸俗的社会,一个家是庸俗的国家。如果我们往前追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多少还有点作诗的性格,才有屈原、李白、李商隐这样的人。而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像林黛玉这样以生命作诗的人,像贝多芬、托尔斯泰、梵高、海明威等人。
一位中国最有名的大学的校长(我猜是清华大学)问到吴军老师,他们学校在培养人方面还有什么可以改进之处时,吴军老师讲,我们的毕业生太无趣了。
俞敏洪也不止一次地发出感叹,北大和清华培养了太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的社会上有太多的薛宝钗,太少的林黛玉了。当我们的精英们都变得只会做人之后,社会就没有了灵性。
回到《月亮与六便士》,追求月亮,纵然成就了伟大的艺术家,但是难道一家老小全都不管,一心去追求理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呢?
鱼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
我不懂艺术,不知道艺术家是否全部都是燃烧自己,来成就伟大作品。
但是在某些追求理想的领域,我却看到,即使是美国这样开放的国家,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拉里佩奇等等,也不是为了理想,头脑一热就跑去退学创业的,而是找到了那个挣钱的方法,因为无暇顾及学习,才会选择退学(忘记是哪个人,好像创业的时候还上着班,有着固定的薪酬,一边挣钱一边创业,创业成功才放弃工作)。
对于大多数人,这恐怕才是追求理想最好的打开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