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春天
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料峭的春寒,瑟瑟的凉意,全没有春天的温暖,只是走过了一个时间意义上的春天。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就这样过去了。这个特殊的假期一直持续到现在。盘点一下第一个季度。
一次分享
2020年的一月份,在河南教师读书会做了一次《骆驼祥子》的读书分享。
为了这次读书分享,比较认真地读了《骆驼祥子》,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感悟,写了一些文字。
分享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感觉自己读书分享做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分享前文字梳理不到位。不打无准备之仗,自己做事不够严谨。
其次,与人合作方面做得不好。在读书分享之前,没有主动邀请伙伴。这本书许多伙伴读过,自己应该学会主动与人交流,寻求合作,邀请伙伴参加。在与人交往方面,依然像以前一样消极被动,不够积极主动,这是自己的缺点。希望能改打破坚硬的外壳,不再固步自封。
两部影片
这个假期,看了些影视作品。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看的比较好的影视作品,一个是美国宇航局的纪录片《当我们离开地球》,一个是《切尔诺贝利》。
《当我们离开地球》给我的感觉是震撼。比如登月,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月亮上的足迹》,每次学习这篇课文,就有不少学生看不懂。纪录片非常直观,并且画面非常令人震撼。放在课本上的文章,学生看不懂,就很有问题。感觉我们在科普方面做得真的不够。这对学生其实非常重要。毕竟学生关乎国家未来的。
《切尔诺贝利》是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电视剧。
看了这个,非常生气。
不是因为切尔诺贝利事件。
《切尔诺贝利》让我真实认识到核辐射的危害。有一个镜头,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后,消防队员来救援,一名消防队员用手拿起一块碳芯碎片,很快,手就烂得血肉模糊,他用手摸了腿,腿随后也烧烂了,痛苦离世。核辐射的危害可想而知。
可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师用书上,《邓稼先》一课教学资料里边,竟然有一则资料说,一次实验出了问题,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摔裂,邓稼先用手拿起原子弹碎片检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2007年8月第2版118页)是选自2001年6月2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的资料。
这可能吗?
邓稼先是伟大的,这毋庸置疑的。无论写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资料也不应当这样不尊重事实啊!真是太过分了!这是要怎样引导教师与学生啊?
看了这部电视剧,气愤了很长时间。
不培养科学精神,也不能这样信手......,至少,能不能实事求是?
书香相伴
俗人一枚,希望书香熏染熏染。不是有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吗?
这个假期有点懒散。其实自己是越来越懒散了。不过还是坚持读了点书。
《叙事教育学》。 赵建岳老师在河南教师读书会分享的书是《叙事教育学》,因为自己要做主持人,就提前买了这本书看看。真感谢赵老师,让自己有了这样的机会。
跟着读书会的分享,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语文观》,了解了别样的语文教学观点——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感觉这本书可以再慢慢看看。
有幸进入一个学习团体,老师推荐了《阅读教学设计要诀》、《阅读力》、《写作力》。第一本《阅读教学设计要诀》已经读完,也写了一点文字。第二本正在读,的确非常好,准备实践。
《阅读力》中推荐了许多阅读训练的书目,有些大致看了看。感觉这些给孩子看的作品,中国的与外国的差别太大了。不仅是文化的不同,根本理念、出发点、核心……太不一样了。感觉他们真的就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老师,俯下身子,亲切地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绝对做得到”,他能高兴地听孩子絮絮叨叨地说四个小时的话。
这次终于完整地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超级喜欢!觉得所有的老师父母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参加了一门课程学习——发展心理学,所以正在读《发展心理学》这本书,打卡22次。2月3 日开始读,2月份做的不错,做读书笔记,打卡,坚持了17次。3月份不好,只打卡5次,脸红。在做的事,一直做着,觉得挺好的,也有兴致做,自己也挺有成就感的。真的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会懈怠。希望接下来能好好坚持。
新晋烘焙师
这个假期,出乎意料的一再延长。面对疫情,“吓”得只能呆在家了。
闲来没事的时候,就尝试用电饭锅做鸡蛋糕。失败是成功之母,言之有理。
最终成功!
金灿灿,香喷喷,软绵绵, 不让人垂涎三尺也让人垂涎二尺吧?
备受鼓舞,网购小烤箱。
对着手册,鸡蛋糕、面包、饼干,轮番实验。失败成功,俱是惊喜,别是一番滋味。
现在,已经新晋为家庭烘焙师,呵呵。
无论做什么,今天的作为,成就明天的自己。自己看着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