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来自于农村,自从我记事起,她就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家里家外不停的忙活,从养长毛兔开始,再到开办米、面加工房,再后来的桑蚕抽丝、蘑菇种植都是母亲身体力行一手操办的,那几年中父亲是一名小学民办教师,教书育人一晃就是二十几年,工资微薄而且农桑事宜更多的也无暇顾及,多数都是母亲一人肩挑腿跑完成的,但母亲也没对父亲有过多的抱怨,她想最多的还是一点,有父亲在学校我们两兄弟的读书教育可能会更好点,所以凡事都自己抗了。即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母亲还是把家里里外外打理的有序而坚实;从矮小的土房换到了两层的砖房,家中也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一路升级从未落后邻舍,在村子里面我听的多的也是周围人对母亲的赞扬跟钦佩,大家都说母亲能吃苦、有本事。
现在回头一想,当年母亲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子女着想,尽管她们曾经苦下的房屋我们也不会去住了,但是母亲在整个勤劳奋斗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还是一笔精神的财富,首先让我明白的一点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是会被人尊敬的。其次,她那么多年的努力也是挫折不断,但从未气馁,在我的印象当中凡事就没有她过不去的桥,不到最后绝不放弃。我即使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但凡遇到困难和阻力,我脑海中都会闪现出母亲处世的风格:首先不被困难吓到,立马上手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总能被解决,要相信自己。母亲当年是那样的,我今天也试着这样在行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我也明白了人的自信是从何而来的;那就是一次次从克服失败的恐惧,并最终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只有小学文化,讲不出太多大道理,但一直身体力行做给我看的人。言以至此,说来惭愧,这些年一直工作在外,对母亲少有陪伴,好在她老人家身体还无大碍,做父母的总是像歌词里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他一个平平安安”,所以母亲常劝导我安心工作,家里少管,但是我心里明白孝敬老人是不能等的,因为岁月无情。所以两年前我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跟时间表,希望到时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老人,尽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