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曹文轩说过:“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未经凝视的语文课也是毫无意义的。
于漪老师在《语文的尊严》中有文:语文教学、语文学习是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悉心欣赏的,浮躁气氛下的“慢”是一帖清醒剂。
只有慢下来,才能欣赏到语文课中曼妙的风景。而我们当下的许多语文课最缺少的也是“慢”和“凝视”这两个关键字。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
一、政策之伤
考试的大旗呼呼啦啦的迎风飘扬,我们拼命追赶、唯恐落后,老师学生的眼睛蒙尘已久,哪里有闲暇到语文更深处漫溯、徜徉。
公开课上,气氛热烈、师生配合默契、高潮迭起,评课者的溢美之词更是毫无吝啬,可是这些虚假的繁华背后又是什么呢?教师为了它往往话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前培训”,学生不过是道具而已。这样的课真是劳民伤财,可是还呈愈演愈烈之势。
平时的课堂大多时间被无休止的机械练习所侵占,尤其是毕业年级更是早早结课,让位于各类试题的轮番轰炸。这样的课堂,学生疲惫不堪、教师苦不堪言。语文的魅力何处寻找?
二、教师之怠
教师是课堂的引路人,是学生在语文世界的“导游”。俗话说,师傅不明徒弟拙。然而最应该守住阵地的语文教师中却又很多离书越来越远。不读书已经成为常态。
语文前辈钱梦龙先生说,要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可是我们教师都没走过,如何带领学生呢。
反思自己这几年的语文教学,真可谓一片狼藉!自己从未真正走进过一篇文本的深处,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会,教学自然也成了隔靴搔痒:不分文体、千篇一律,看不到“这一篇”的独特魅力,目标不明确,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流于表面,水过地皮都不湿。近一两年来受湿地语文人的影响,开始断断续续的、零零碎碎地读一点点书,才发现之前的语文课简直就是犯罪啊!真是“学,然后知不足”。
著名的语文教师们无不语重心长的呼吁大家多读书、多写作。 用心凝视这个世界才发现风景满眼都是,用心凝视语文才发现语文的魅力无处不在。
让心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一点点挖掘语文这座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