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时候
老干妈还没有被留学生带出国
可口可乐
还是老美眼中的过气饮料
小学校花结婚的嫁妆
是一辆凤凰自行车
第一瓶健力宝
是外地回来的叔叔送来的
住在单位大院里的孩子
总闻到长发飘散出的蜂花洗发精的味道
国货的记忆从那时开始
那是20年前,1999年
2
小镇歌舞厅
一首《一场游戏一场梦》放了两年
高中班上开始流行《谢谢你的爱1999》
在那个没有美颜的时代
妈妈的百雀羚总是很香
羽西和雅芳则代表消费升级
街上的流行开始变化
健美裤喇叭裤高腰裤大垫肩……
封闭式高中关住了男生的想象
潮流的进化却在肆意生长
校园里流行着校服
校外流行美特斯邦威
胸口图案从“中国”
慢慢变成“我爱×××”
3
十块钱管三餐的时代
连灵魂都是饿的
还好国货填饱了中国胃
第一次喝奶奶做的米酿圆子
第一次吃不知道有多长的大大卷
第一次吃康师傅方便面打开新世界
第一次喝非常可乐
第一次吃宝塔冰棒
第一次喝AD钙奶
第一次喝青岛啤酒
甜味、辣味、气泡味、苦涩味
味蕾记录了那一年的国货大礼包
4
那时网购还没流行
盗版书店承包了整个夏天
孙燕姿和周杰伦制霸一整面墙
书店三巨头则永远是刘墉、余秋雨和三毛
蓝色英雄墨水负责见证青春
歌词本、带锁日记、同学录
就是那个年代的云村
每学期必考的1000米
每个月过一半就干瘪的钱包
食堂阿姨永远爱抖的勺子
送给班花又被退回的情书
都是青春里无法长胖的神秘力量
不像现在的中年人
每个月总要找20个理由不去健身房
5
到了大城市才发现
这里的姑娘根本不穿阿依莲
男生也不穿真维斯
昨天写字楼白领
今天就被叫作“互联网民工”
街头的门面换得很快
从潮流前线、以纯、凡客
到优衣库、H&M、ZARA、C&A……
2012年北京苹果旗舰店
排队买iPhone4s频频上社会新闻
华为还在靠运营商定制机赚钱
余承东说:
“要争取让国人排队买华为手机的那一天”
没想到2019年这真的变成现实
可以拍月亮的华为P30
让老外也做起了黄牛
每个平行世界的时间都过得很快
这期间《流星花园》翻拍了3遍
《还珠格格》重播了9个暑假
学校门口的火锅店
从人均20涨到人均60
宇宙中心的房价从1万涨到10万
世界终于迎来一代新人
他们生而不同
6
他们统一的名字叫95后或00后
他们从不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买得起AJ
也穿得起回力
吃过米其林
也接受路边摊
住过五星级酒店
也好奇各种民宿
这些都是他们的特质
对他们来说
奢侈品不过就是贵一点的玩具
中国人可以吃洋快餐KFC
美国人也爱中餐连锁Panda Express
2018年
写着“中国李宁”的衣服
让纽约的潮人们睁大了双眼
李宁对世界双手抱拳:
“我二十多年前也号称潮人”
中国中小学的校服
成了世界流行的标准版型
“我穿李宁的时候,你还在穿阿迪耐克”
潮人口头禅如是说
陈冠希在纽约大学
给美国学生讲
世界需要“中国制造”
反手就把原创潮牌
做到让NIKE跪求出联名
数据表明
95后00后为国潮贡献了超过50%的购买力
美妆护肤品、服装和鞋类
都是国潮自信的重要领域
那么舌尖上的国潮呢?
8
点读机女孩已经考上大学
玉兰油姐姐出了婴儿食谱
那些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人和事
有些负责告诉你变化
有些则负责告诉你什么叫经典
比如陪伴几代人的国货
百雀羚还是那个百雀羚
老干妈还是那个老干妈
反正不管你是爷爷辈还是孙子辈
都觉得它们很酷
经典的还有一种7000年前的味道
无论你吃过多少世界各地料理
回过头来喝到它还是会觉得熟悉
一口下去就找到奶奶做的那个味道
它就是米酒
9
无论是直接吃
还是做成酒酿汤圆
再加个鸡蛋进去
米酒的清甜可口
胜过任何甜品
中国人的胃
终究是连着情感的
是植入在基因里的
为什么吃五星级酒店的自助早餐
结果你只吃了一点豆浆油条?
为什么每次出国带回各种特产
出去时你带的最多的还是泡面和火锅底料?
为什么无论加班再晚
都渴望跟家人围成一桌好好喝一杯聊聊天?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