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陷入一种矛盾,踏实本分与志存高远,究竟应该如何融为一体。当你去做变革或创新时,有时候会以为是志向远大,有时候却又会以为是好高骛远。这其中究竟该如何平衡呢?
还有一种矛盾,便是如果你对未来有远大的追求,而与大部分人目前在做的事情都跨度太大,又应该如何去推进计划呢?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志存高远与踏实本分应该是并不矛盾的。千里是高远之志,本分是跬步之积。如果没有千里之外的目标,走过的路就不会意义非凡,如果不能一步一步积累,千里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对于从事的事业,既要拥有远大的志向,同样应该能够踏实本分的朝着目标去努力去靠近。
如果你问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的性格是偏激进还是偏保守,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是保守,无论在外界看来做了多么颠覆的事情。其实这就是成功的常态,成功者往往本着远大的目标,要么是能够成为行业里的后起之秀,要么是改变细分行业,提供行业价值,这些远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甚至看起来有些出格的事情,会被外界冠以大胆、赌徒、激进等标签。但在另一方面,这些人往往对行业、对用户有了更深刻专业的认知以后,发现了笃定的用户价值,并规划了缜密的解决方案。然后确保目前团队资源、配置等能够万无一失的实现该战略计划,然后才会严格的执行,确保一步一步抵达目标。当结果实现之后,外界看来耳目一新,但团队内部早已经习以为常,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因此,所谓好高骛远与志向远大,在初始阶段看似一样,但背后逻辑完全不一样,好高骛远不是实事求是,是拍脑袋瞎决策。而志向远大,需要1、洞察用户;2、制定战略;3、饱和执行,这样环环相扣便能够大概率实现目标,其中制定战略中包括了目前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储备。
不仅志向远大不与踏实本分矛盾,而且志向远大必须要和踏实本分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志向远大。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可以说是,如果一个人的想法与大众有很大差异,那么他应该是与大众很好的相处还是不能够与大众很好的相处呢?国王是与国王很好的相处呢,还是与乞丐也可以很好的相处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人是分层次的。在企业里,分为员工、团队、班子和核心,我们需要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期望,联想将员工责任心、团队上进心、班子事业心,便是一种表述。无论核心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力高低或者性格优劣,只要处在这个位置上就天然的和别人具有差异,我们不能用核心的全部要求去给班子定标准,也不能用班子标准放到团队身上,更不能放到员工身上。这不仅给了别人挫败感,打消了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团队的士气,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带来了损失。
其次,人是有分工的。企业分工应该是专业且明确的组织架构,我们对于不同岗位的期望需要根据岗位要求来,而不能搞大锅饭,统一标准。在具体的工作能力上,我们对于人事和财务的要求就会不同,如果把一些特有标准放到通用标准上,同样是不合理的。
当我们明白这两点之后就会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苦恼于和别人想法不一致,其实并不奇怪,这确实是应该存在的事情。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合格,是否优秀,应该看他对应的层级和岗位是否能够充分满足期望要求,如果满足了就是好的,最不应该的就是期望错位。
然后,从战略执行角度来看,为了让执行能够坚定的进行下去,是需要让核心参与人员参与战略的制定、讨论和规划的,如果核心人员没有参与战略的制定、讨论和规划,一方面来讲很有可能存在被忽视的漏洞没有发现,另一方面大家对他的所以然不了解便不能够深刻的去执行。在联想,柳传志规定公司的大决策必须经过讨论,便是这个道理。在基本面上,战略的决策是一把手的责任,战略讨论往往是一把手将已经构思的战略拿到团队面前分析检验,然后再回炉构思的过程,战略的决策应该也只能由一把手决定。不过,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我们能够接触的信息和思维角度都是有限的,在重大决策流程中,要能够做到听多数人意见、与少数人讨论、一把手亲自决策的流程。在执行面上,我们需要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核心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公司重大决策没有核心团队的参与,将会是对核心团队主人翁心态的打击,非常不利于核心团队的建设。同时,人们天生对自己亲自决定的事情充满责任和努力,因此核心团队对战略的参与过程对于后期的执行推进非常重要。
因此,国王与乞丐,志存高远和踏实本分,都不是矛盾的个体。在阿里巴巴,常讲平凡人做非凡事,就是一方面要有平凡人的踏实本分,同时拥有非凡事的志存高于。同时,国王与乞丐都是平凡人,只不过承担了不同的社会层次和社会分工,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展,满足自己职业的素养要求,因此国王对乞丐的评价不是基于层次和分工,而是乞丐是否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乞丐,如果是,那么就应该得到认可和奖赏,如果不是,国王也应该得到批判。
在一个组织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每个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并且努力进取,超预期完成就是组织里可爱的人,即使我们是一群普通的平凡人,也能够在一起努力做一些非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