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信好友陈学孟的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说不清为什么,在陈学孟的朋友圈里看这句话看了好久,但是,却不敢点开链接看里面的内容。不敢。
每每到了给故人上坟的日子,心情都会难过几日,因此,今年特意地早早地回老家上过坟,免得清明节上坟时再度心情不好。但是,虽然刻意地回避,临近清明,心境依旧有些烦乱。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是的,父母离去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长大的时候。父母在,你我永远是孩子。父母去,你我才体会到成长的痛。
巧得很,晚饭后,从书房里随手拿了一本书,是林清玄的《情深,万象皆深》。其中有一篇《黑衣笔记》。写得是林的父亲由病重至病危,回光返照,助念往生,神识出离,入殓,做巡,七七……林的父亲的丧事是按佛教的仪式办的。看着文字,不禁在想,人生的归途,在哪里?
每每回老家,都会感触颇深,我小时候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再加上母亲去世后这几年,没什么事情不回去,偶尔回去,满眼都是新长大的孩子们,已是陌生的乡村,不再是我所熟悉的老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老病死的事情经历得越来越多,对于生和死的思考也越来越多。生和死,一个人字的开始和结尾,客观规律,无所遁逃,人人如此,无论贫富,无论贵贱。虽然如此,当得知某位老人病重,回天无力的时候,仍然痛苦心痛。
一位好友的父亲刚过春节的时候在北京301医院做了肺部手术,后回家休养。得知后,我和好友通过几次电话,无非是劝慰和提醒,虽然倍加小心,仍然觉得谈论某些话题的时候有些残酷。在生死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后来,不敢给好友打电话问询。因为,我知道,在某些时候,外人帮不上任何忙。既然如此,那就做好默默地陪伴吧!好在好友坚强豁达,他说,该来的都会来,该面对的就要面对,该经历的就要经历。
清明节,春暖花开的时节,走亲访友,探望故人。故人已去,桃花依旧,春草稀稀又一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光的长河里,你我只是瞬间的微尘。此生,唯有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