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典型的八零后,确切的说是八五后。
三十多年前,我出生在西北一个不算贫穷也不算富裕的农村。我们那里一望无际的平原,农民们主要靠种地为生,养家糊口。他们的生活节奏主要与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节奏相一致。农忙时,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甚至顾不得吃饭,天刚麻麻亮就起来背点干粮下地干活了。农闲时,用我妈的话叫闲的学驴叫。女人们整天就忙着做两顿饭,做完饭就凑到某家门口,谝闲传,今天这家谁怎么啦,明天那家谁又怎么啦,全是一些非常小的事,但这些婆姨们谝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男人们是真的无所事事,手揣口袋,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串门子,打麻将或扑克,偶尔路过女人堆,听到了感兴趣的话题,也客串两句。 要是说得不对女人们当时的味,女人们就会齐声说,快滚先,女人堆,男人不要靠近。这个男人听后,只能灰溜溜的悻悻留开,有的碍于面子,还要边走边说,我走呀,才不跟你这群女人窝的人打搅哩。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段时间就是放寒假,正好也赶上大人们的农闲时间。每天早上大概九十点吃过第一顿饭,就有人从家里拿出一条很长很粗的麻绳,召集大家一起跳大绳。 两个人负责在绳子的两端摇绳,其他人排着队一个接一个跳,有时一条绳里面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个人一起跳,大家一边跳,边上的观众一边齐声数数。跳累的人可以跳出去,在边上稍作休息,再回来继续跳。跳错的人,就乖乖走向摇绳的人,换对方下来,由他来摇,直到有人跳错来换下他。
跳这种大绳,最难的是第一步跳进大绳。 由于那条大绳又粗又长,加上摇绳的人也摇得比较起劲,这绳子啪啪啪的打在地上,感觉地皮都被抽疼了,这要是换做抽在人皮上,肯定得皮开肉绽,献血直流。单是听到这声音,就吓得人只想后退,更别说迎难而上跳进去了。倒是总有一些身轻如燕,灵活轻巧的身姿,趁着绳子落地的空档,轻轻一跃就跳就去了,既然第一步已经顺利完成,大功已经告成一半了,剩下的只需要掌握好绳子起落的节奏跟着正常跳就好了。 看着别人都能勇敢而轻巧的进去,边上的人就跃跃欲试了,在边上鼓足勇气,观察好绳子的起落节奏,趁机也猫着腰钻跳进去,运气好也跟上了,正开心的跳了两下,就踩绳或绊绳了,好了,该去摇绳了,虽然只跳成功了几个,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因为总算挑战成功了一回。
这个活动可太适合寒冷农闲时的北方了,跳完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热火朝天的!真是让人怀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