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小山糸《山茶文具店》。
店主雨宫鸠子继承了这家文具店,一个人经营。文具店一边卖文具,另一边则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代笔人的业务,也就是代写书信一类。
读到她正给一位老妇人代写的一封吊唁信,看到书中附图的内容,不禁哂然一笑。书信内容属于“制式”的,无可挑剔。只是那“权之助”,谁能想到其实是一只猴子。
不过浅浅笑过之后,再读其中谈论书写吊唁信的讲究和规矩,逐渐变得郑重起来。书里不仅写到磨墨要逆时针,一些措辞的注意事项,还谈到用墨浓淡的讲究,甚至折信的方式,以及信封不封口以便于第二天“在充足的睡眠后,能以冷静的头脑重新检视所写的内容”这些有如仪式仪轨一般的举动时,一种恭敬之心油然而起。想到《入殓师》这部电影,入殓师的每个动作极具端直庄重,此时在工作中的人是虔诚而谦卑的,看待手上的事务,是极为端庄且尊重的。这时的人和动作,都带着某种神秘的甚或神圣的仪式感,更具有一种大道至纯的美感。
这种带着强烈仪式感的生活或工作,是不常见的。
有些联想以此而生……
仪式感往往是后天赋予其意义的,比如读书前净手洁案、正襟危坐。我自己没有那些讲究,但自身却经历过一些。在舅舅家,进入书房是必须洗手换鞋的,如果外衣脏也得换了才行。起初是不喜欢嫌麻烦,后来渐渐才体味到那种对知识的恭敬之心。
《颜氏家训》里“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等等;又有孔子老先生的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而这一切离不开少儿时的规则化的教导,这里就包含有诸多具有仪式感的日常。
叹……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当勉励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