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电视剧更是几乎清一色的网络文学改编,网络文学对文化风尚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未有削弱影响的趋势。是时候全民反思文学的意义了,只有当作者们的写作出自一个好的初衷,我国的文学、影视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利用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向好影响国人心性与生活。
文化领域对人的影响方式不同于任何领域,完全是内化于心,像“病毒”一样用一种不可抗拒的方式潜入人的血液、灵魂。或许病毒这个比喻不够贴切,但蔓延姿态就是如此。所以说文化承载着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一个作者在下笔之前必须对自己的作品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所评估,不说必须有什么正向的引导,最起码负面的应该避免,这是写作者起码的良心。而这样的良心,当下并不是被百分之百的作者群体保有。
现如今几乎所有文学都挣不脱网络这一渠道,也就大多冠上了网络文学的帽子,而这帽子下的美丑则天差地别,读者们应该保持分辨能力——毕竟只有当负面影响的作品有了市场,它才会继续存在下去,发挥它负面的能量,这是“存在即为合理”的考量。
很大一部分网络文学我是持一种排斥态度的,有的即便被翻拍成了影视作品,也顶多证明作者能把情节写得连贯而已,于内涵、文字水平并无关联。然而绝不能直接认为“非大家之作”就不是好的作品,毕竟所谓“大家”,也要岁月的打磨,现阶段很多年轻作者的作品是非常优秀的,不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其作品还有社会意义——这才是真正的文学,而只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作品不配冠以“文学”之名。
首先,文学功底也就是文字水平,是衡量文学价值的一种基础标杆。网络文学中不乏对文字拿捏得好、甚至是入木三分的。曾偶然读过潋滟紫《甄嬛传》的部分选文,非常惊喜,在看完了电视剧版的前提下全套一箱买回来读,真的是比电视剧更过瘾。不是说电视剧版的不好,恰恰相反,纵观中国影视界,小说拍成电视剧能拍到《甄嬛传》水平的,真的太少了,《甄嬛传》是一个巅峰。但是文字给人带来的震撼力和影视作品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一切都可以靠你的想象去描绘,反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欲罢不能。
我一直认为好的文字功底能让人读罢整部小说后,甚至哪怕是只读了一部分,就感觉生活中处处是那样的语言与情感色彩了。读《甄嬛传》时便是如此,只觉谈吐、写作都多了一分“甄嬛味”,现在想及“甄嬛”二字依然对文风有所影响,这就是文字的强大之所在。
除却文字水平本身,文字被组合在一起去讲述一个故事,一定应该有它所表达的深意。退一万步,即便作者真的什么都没想表达,那这部作品也会把作者本人的心性完完整整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前一段时间阅读了玄色的《守藏》,触动极深,这部小说讲的是战乱时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太浓墨重彩的情感线,但是每一个人物的内心都值得我去思考、反思。在此之前,我对这段历史并无太多了解,对“守藏吏”对文物所保有的情感也并不能很好的去理解,顶多觉得喜欢文物的人对历史、对文化有所牵系而已。读罢这本小说,其内涵之深刻便足够让我对一个社会群体肃然起敬,对一段历史真相有所传承——这就是文学,有着强大的力量。
文字该有内涵。喜欢的一位作者君子以泽(曾用笔名天籁纸鸢),她的作品就一直有深厚的内涵在支撑,北欧神话、希腊神话都曾做过她小说建立的基础载体,另有作品指向中国式“鬼”文化、“仙”文化,每读一本就多了解一些。
我每每读完她的一本书,常常不会就此作罢,会因一本书牵扯出好多相关领域书籍的阅读,比如在读《奥汀的祝福》后我从各色北欧神话的书籍看到冰岛史诗、再到北欧的游记等等,对整个系统有了一个认知,而这个认知的起点就是那本小说。
再比如她的《夏梦狂诗曲》中主人公是小提琴家,她会真的去学小提琴,去爱上这个乐器,然后才对主人公进行刻画,诸如此类,真的是写作的良心。然而我们反过来思考,这样就是良心了,是不是悲哀呢?对一个领域有系统认知再下笔勾勒难道不是起码的基础与素质吗?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甚至是有一半以上的作者还是做不到的。
为了逃避文化内涵,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不需要太多文化内涵就可以简单写一写的小说人设——“霸道总裁爱上我”但凡多看过几部就可以自己下笔了,就很少有人真正去学习什么了。近些年韩剧愈发深刻深刻在哪里?不过就是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的丰富罢了。比如对医生职业的全景图、对美人鱼文化、鬼怪文化等等的表现,这些构成了韩国文化的张力,有多吸引人且不谈,最重要的是它们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
我国的文化界近些年是在进步的,但“忘却文化意义”这一特点还是显著的,是需要我们纠正的,影视剧离不开剧本,所以归根结底问题还是需要最初的作者去思考——我的作品是要传达什么?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愿这条进步的路上,可以多一些温暖深刻的脚印,去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因文化而起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