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战争与和平》,因为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辗辗转传,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去“处理”掉这本大部头的书。当时燃起阅读兴致的苗头,是因为BBC的同名英剧,虽然这部巨著被拍成了“贵圈真乱”的狗血爱情剧,但该剧的画面构图也真可以算得上是用心,例如,库图佐夫在菲利村和众将军事会议的场景,就是依照季甫琴科的油画进行画面安排的......看了英剧后,对人物剧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后,突然有决心开撸这部鸿篇巨著了。
最爱的保尔康斯基家族
对我来说,保尔康斯基家族的人物角色是最为鲜明的。老公爵严厉顽固(这里的“顽固”是褒义词),有着满腔的爱国热血,但看不惯宫廷的浮躁风气,以及年事已高,退休在一方庄园里做冷傲的贵族。儿子安德烈(最爱最爱最爱的角色)继承了老公爵的爱国责任心,但同时又多了一些隐忍沉稳。女儿玛利亚是虔诚的宗教徒,因为样貌丑陋而自卑,因为信仰宗教、自我克制,精神世界十分丰富饱满。
老公爵和女儿玛利亚,真切体现了什么是因爱而虐。老公爵对玛利亚总是有各种不满,嫌弃她丑,责怪她把时间花在宗教上,对养女布里恩小姐亲切体贴只为让玛利亚难受,在内在外都对玛利亚处处刁难。而玛利亚从不违背父亲,从不反抗父亲,只是把自己的痛苦更加寄托在信仰之上,追求内心的平稳。我一度怀疑玛利亚是不是老公爵亲生的。后来才明白,老公爵是爱她的,知道她不会离开自己,要让她能完全处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因此不能允许玛利亚的行为举止有丝毫他意料之外的偏差。嗯,这应该就是以爱为名的控制欲了。不过,万事所出皆有所得,如果不是玛利亚一直以来“受虐”般忍辱负重,在宗教上得到精神的升华,后来的她也不会因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吸引到了罗斯托夫家的俊男少年尼古拉。两人最后喜结连理,美满幸福。尼古拉对玛利亚说了一句让我感到十分“酥麻”的甜蜜情话,背景是玛利亚怀孕了,她觉得自己更丑了,配不上英俊的尼古拉,尼古拉就对玛利亚说,“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 ,他觉得玛利亚的精神世界太伟大了,这种内心的
最爱最爱最爱的安德烈公爵,心怀家国天下,身为贵族,却并没有沾上一丝一毫宫廷奢靡放荡的习气。有点理想主义,但在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历过生离死别后,终于蜕变成稳重、成熟的男子。当他和娜塔莎定下婚约时,我真心觉得这是本书最完美的CP了,然而女方出轨毁婚约,从这里开始就对这个大家都觉得灵动可人的角色毫无好感(千古好男人不要居然和淫夫厮混要私奔?!),之后无论托尔斯泰老头子再怎么描述娜塔莎对出轨的悔恨,描述皮埃尔眼中美丽的娜塔莎,还是不能对这个角色有所认同。
安德烈公爵的死真是令人心疼,当看到安德烈死了,有种弃书的冲动。安德烈受伤时和淫夫阿纳金相遇,对方也被法国佬弄伤了,还断了一条腿,大家一笑泯恩仇。国难当头,大家都自顾不暇,各自逃难,伤兵撤离到大后方时居然和罗斯托夫家族的人重遇了,弥留之际有心爱的娜塔莎陪伴照顾左右(没办法,安德烈就是很喜欢她),虽然那时有国之将亡的感觉,但回顾此生,有过追求有过奋斗有过执着,还有喜欢的人陪伴,亡妻的儿子也有妹妹玛利亚的照料,这样看来算是没有遗憾了。可是啊,安德烈才是最应该得到最后美满幸福的人啊,居然在书的四分之三处就领便当了,看来托尔斯泰是不太喜欢过于正直的男儿啊。对于死亡,托尔斯泰很冷冰冰的写道:“当人们看见一个濒临死亡的动物时,他会感到恐怖:一个本质与他相同的东西在他眼前灭亡,不存在了。但是,假如垂死的是人,而且是亲爱的人,他所感到的不仅是对生命的灭亡的恐惧,而且还有撕心裂肺的悲痛,心灵遭受重创。这种精神创伤,和肉体上的创伤一样,有时是致命的,有时能够痊愈,但是它总在隐隐作痛,而且害怕外界的刺激和触摸。”
从战争看待历史的本质(?)
个人认为,《战争与和平》之所以是名著不是因为它部头大,书卷多,而是因为他不仅能以“和平”为线,把19世纪俄罗斯的社会百态,巧妙融入了四大家族的命运生活,而且能以“战争”为索,将1812年卫国战争的经过脉络渗入历史的本质分析中。
托尔斯泰是不太满意历史学家对1812年卫国战争的分析评价的,他觉得历史学家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去看历史,但历史却是由一个个人共同推动形成的。他深谙历史在各国学者面前如何被花样粉饰,失去本来的面貌,对于1812年卫国战争,俄国和法国都有各自的说法,有的说因为马莱政变,影响指挥;有的说亚历山大韬光养晦,甚至是故意用莫斯科做诱饵,让拿破仑深入俄国内陆。这些想法都是上帝视角,“一个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是由无数的各种各样的条件一步一步地、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露出来的,只有当它已经完成和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它的全貌才呈现出来。”
战争之所以总是被铭记,不仅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为此而死去,并且经过“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政治力量的消长”,还因为,千千万万的人在同一个时空做了同一个事,从而让这件事具有了历史的意义(“人自觉地为自己活着,但是不自觉地成为达到历史的、全人类的各种目的的工具。一件做了的事是不可挽回的,而当这一行动与千百万别人的行动在时间上巧合,它就具有历史意义了。”)
书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几何观点,是用战争来比喻的:“无数自由的力量(因为人在进行生死搏斗时是最自由的)影响着战斗的发展趋向,这个趋向从来无法预见,也从来不会与某种势力的趋向相吻合。 如果有许多趋向不同的力量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那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与这些力量中的任何一个相吻合,而总是取折中的最短的方向,这在力学上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托尔斯泰认为,1912年卫国战争之所以没有达到俄国和法国各自想要的结果,是出于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想法和力量,这些力量就使得战争结果不那么令人满意,也不那么糟糕——尽管满目疮痍,死伤深重,但俄国人民总算还是保住了自己的国家。
书的尾声用了将近一章的篇幅去论述托尔斯泰的历史观点,开始还能理解一些,但越到后面,越是“字都看得懂,但就是不明白在说什么”。
上豆瓣了解了一下,看到某豆瓣网友的书评,才发现了托尔斯泰的一个伏笔:皮埃尔在战后针对上层社会的不满想要建立反抗性秘密组织这一行为,竟然十二月党人革命的苗头!借用豆瓣网友的分析:“一八五六年,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新政使人们对尼古拉一世登基时发生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又产生了新的热情,但是一贯反对权威的托尔斯泰对“挖出这些老古董”很不以为然,结果被比他大十岁的屠格涅夫用书信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这也使他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后他开始构思一篇关于当时回国的十二月党人的小说,但是他发现为了揭示这些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就要回到一八二五年的起义,而要写一八二五年的起义,又要去写这些人在起义时思想产生的萌芽,也就是说要回到这些人的青年时期,亦即一八O五、一八O七、一八一二年的反对拿破伦的战争时期,从而使这小说的构思产生了质的变化,这个小说最终没能写成,但正由于这个构思和要把一切弄清楚的专注精神,俄罗斯文学史上产生了这部伟大的《战争与和平》。”
这些信息和伏笔,真是要很了解俄国历史以及托尔斯泰创作背景才能看得出来。书中还有更多值得推敲和琢磨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细细品读,理所当然,此书是“在kindle阅后必买”的书籍之一。此书关于历史本质的分析,似乎有着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味道,以及托尔斯泰在尾声用几十页的篇幅叙述历史观点,不求理解只求明白意思,相信也是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