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事情,不问值得不值得。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一个坐在咖啡厅发呆的下午,而发呆意味着:“”想写的文章,该有的思路一点都没有“”。在我的期望中,我应该磨出好东西,或者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再回到办公室。但那天下午,我差点就彻底投降了,我告诉自己:“没关系啦,没人会记得”,有安慰自己:“反正今天写不出来,同事也能顶上”,我甚至开始问自己:“像熬鹰那样折磨自己,值得吗?”,所以是开头的那句话把我捞了起来,他不是拯救了溺水的我,而是告诉正在假装抽筋的我,其实水没有那么深,你把脚伸直就可以站起来了。于是我像刚醒悟的笨蛋一样再次将手指抬起,然后向键盘上落去,最后那天的我,写出了一个被三百万人看过的漫画剧本,后来跟同事讲起这段经历,他们问我为什么那句话的作用那么大。
因为我们常常陷入“值不值得”的思维当中,我们应该问的是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只要答案是想要,那就继续把这件事完成下去就好了,没有其他的理由。“不问值不值得”这句话,真的好简单。简单的到我们都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虽然不经常问自己,但每时每刻,我们的每个决定,其实都在回答它,至于想要,那是一种状态,我们都是因为“想要”才来到如今的的位置,但曾经想要,不代表它不会消逝。我见过太多从“想要”变成“不想要”的场景。干了三年广告,终于从“喜欢广告行业的不断变化”变成“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国企”,写了十万字的稿子,最后问责任编辑:“我是不是不适合写稿”。每天最后一个下班的老板,终于在朋友圈坦诚:“我失败了”,从高中就开始的恋爱,大学之后异地半年,说:“算了”,他们都是我的朋友,那副气馁的样子我想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其实她们不是输了只是对自己曾经的选自失望,而失望带来的最大问题不是挫折,是颓败。
继续干着广告的工作,但所有的创意都是来源于国外的设计网站,继续写着稿子,但文章里的都充满其他作品的影子,把公司卖掉,除了工作其余一切正常,旅游健身社交一个不落,继续在一起,努力在电话的镜头里挤出笑脸。似乎他们的生活都在继续前进,没有事情能够给自己造成困难。但其实他们都失去了“为某个人某些事全力以赴”的能力。
所以,跟“努力”,“拼命”,这种常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词汇相比,我更喜欢“想要”这个词,因为“想要”才会去积攒力气,然后获得我们期待的结果。每年的高考出分日,我都能在后台看到许多“差一分”,其实不仅仅你们很遗憾,我也很遗憾。因为在人生这条路上,每一天都有可能是出分日,有可能是研究生录取结果,面试通知,工作的的季度评定,甚至是家人的体检报告,在我们仅有的人生里,会遇到不止一个“差一分”,甚至会遇到各种
“就差一点点,真的一点点”。有的它们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大,有的它们会成为击碎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不管你多么害怕,多么厌恶,都不可能完全避开他们。
因为这就是我们在无数次“想要”之后,需要面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