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纽波特,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读他的书,点滴中即能感受到他自身生活的自律,高效和严谨。《深度工作》与他的另一本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脉相承,互成体系。书中推崇的工匠精神,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价值观,关注自己给世界或者这份工作带来的价值。那对于大多数工作,有价值的产出,必然经由深度工作来完成。这也是《深度工作》“理论”篇的一部分。
《深度工作》为我们展示出,在行业精英们优秀的背后,都会有自己全情投入继而产出的过程。书中列举出来的卡尔·荣格、JK·罗琳等等风范大家或者工薪族杰森·本,都需要深度工作的状态来完成成就人生必要的项目。
书中还提到了工薪阶层的杰森本,发现自己做的其实都是浮浅工作,于是下决心学习编程。辞职之后的日子里,本为了防止自己因为上网浏览看电邮浪费时间,刻意创造出远离网络和电子设备的环境,训练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还参加了短训班,最后通过了相当难学的课程,并拿到了班级里的最好成绩。杰森本成为程序员,年收入由原先的4万美元变成10万美元,将来还会更多。
从杰森本的例子可以看出,首先,深度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高质量的产出。要达到精英水平或者学习艰涩的知识,需要有两种核心能力:迅速掌握复杂工具和高质量速度输出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必须依赖于深度工作。对于大多数工作来说,成功的前提是要有有价值的工作成绩作为基础。还有学习,真正想学到东西,也一定有扎实的进入到全情投入的状态中。
其次,进入深度工作需要克服各种惰性和干扰。日常生活中,手机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空闲时间,有时候可能是不在意的打开微信,打开淘宝或者别的什么软件,当注意力被吸引走之后,刷刷一会儿时间已过去很多,而回头想想,自己已经被手机耗费的时间,其实没有任何价值。所以,避免自己沉溺的措施很重要,就像杰森本,把自己放在没有网络的房间,就是根本不给自己放纵的机会。
深度工作确实对于学习、阅读、写作等自我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必须有深度投入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并有所收获。而收获的,又不仅仅只是学到的内容本身,还有很多。
比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因为处于深度工作的状态,类似于心流的活动,有目标,反馈和挑战,而所有这些都能够鼓励个人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不单单是深度工作本身能够带来有价值的回报,如果全情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可以因此忽略那些浮浅的负面事物。而这些负面的东西最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剥夺我们的愉悦感。所以,保证足够的深度工作时间,好好享受由此带来的生活价值提升,享受这种充实的满足感。
接下来,“准则”篇,卡尔提出了四条深度工作准则。
四条准则中,最实用的恐怕就是 准则一吧!
首先就是被卡尔·纽波特归纳的四种深度哲学,实际上是深度工作时间管理的四种方式。将按每次深度工作连续时间的由长到短分为:1.禁欲主义;2.双峰哲学;3.节奏哲学;4.新闻记者哲学。
比较之后就会发现,相对只有双峰哲学和节奏哲学可能更适合于我们这些普罗大众。禁欲生活估计一般人不愿意也不太现实,新闻记者的方式我们当然想,但是一般人恐怕达不到随时进入状态的能力。
还有时间管理,习惯内化,认真心态,交流,补充能量等等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你坚持深度工作。
准则二,主要提出的是一种有目的训练专注度的方式方法,实际上是克服惰性,让大脑主动保持集中状态。方法有:刻意训练集中注意力,防止随时分心(分心也要有计划),高强度短时深度工作,有成果的冥想,脑力训练等等。事实证明,经过训练,大脑在一定时间内专注运作是可以达到并提升的。
这里其实自控能力也很关键。专注中出现分心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意识到自己走神了,那就要赶紧收回来,调整好状态,继续进入深度工作。
准则三和准则四,是如何对待干扰,浮浅工作,以及给自己deadline。总结下来,就是不给自己有余地,有机会。
书里没有提到,还有一项很关键的干扰:情绪。我认为,学会控制情绪,或者说自己知道怎样能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应该也是很重要的。
四项准则像是阶梯,一级一级将你不断推往高度集中精力的上限。其中涵盖时间管理,效率法则,工匠精神,最终,利用这些实现有价值产出的深度工作。
如果,你希望生活更有意义,那赶紧来享受深度工作,提升价值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