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明朝一哥王阳明 此书,写的还算不错,文笔比较轻松,能够读下去,但有些地方还是过于轻飘了。不够严谨,有一些地方又参杂了作者的个人想法。
对于自己kindle上标记的一些段落摘录一下,写一点个人的见解,如果能因此让更多人觉得心学不错,可以入门一下自然是更好。
个人博客:https://hagridthick.github.io/
彼时终于发现圣贤不是那么好做的,也没有精力再去格物了! 于是,闷闷不乐的王守仁不得不掉转头来研究自己曾经看不上眼的“辞章之学”,准备科考。 然而,事实证明天不是随随便便就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博学多才的王守仁在弘治六年的会试中落榜了。 当周围落第的同学哭天抢地、寻死觅活时,不为外物所屈的王守仁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自己对待考研的态度也是这样的,认真准备,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但王阳明跟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总能全面地把握事物的两面性,在自己偏激的时候立刻将心态调整到中间状态。比如他对仕途偃蹇感到郁闷时,马上又说:“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之所以这么独到深刻,皆因其务实到极点的思维方式。 心学教会了我们一件事—不要被自己一时的情绪所左右,偏激永远是因为你看得还不够多。
得之不难,失之必易。讲的还是挺有道理的,和周易一样,看事物要有两面性。
最简单的例子遇到一个难学的科目,学习的过程固然劳苦,但是学成之后也会觉得学有所值。
世界是多元的(多维度),只有站在更高的维度,才能看清低纬度发生的事,它们是同时存在的事实,打个比方:瞎子感觉不到光和颜色;聋子感觉不到声音,但并不表示它们没有,它们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而另一方面,人择原理认为,宇宙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感觉到它这样。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活在一个看似调控得如此准确,以至于能孕育出生命的宇宙之中,是因为如果宇宙不是调控得如此准确,人类便不会存在,更遑论观察宇宙。如果任何一个基本物理常数跟现有的存在足够的差异,那么我们所知的生命便不会存在,更不会有智慧生物去思考宇宙。 如果这个世界曾出现过无数次可能。那么,只有这一次,产生了你和我。
世界的可能性太多,想想这么多原子,经历了几亿年,最终是你身上的这些组成了你。不由的就有一种敬重之感。也想对自己生命更加负责,把握这一生的时间,积极向上的去做一点事情出来。
待一切都安静下来,不管你站在什么立场,且只问一句话:多久没有倾听自己的内心了? 其实,世界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什么。
这个也挺难说的,很多时候,人并不能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到底是自己真的想要,还是因为社会这么多年都是这么告诉你的,所以你才会去想要。
阳明说,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志向,有了志向,做起来,就会成就自己。他告诉黄绾,有一条简捷的道路可以通向那个目标,那就是做减法。人活在缠蔽之中,所谓的减法就是去蔽,把树林中的一条条岔路砍掉,把屋子里多余的东西搬掉,这样,我们的心,就成了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可以让阳光进来。所以,人心在这里是一个关键,一个让天地万物得以呈现意义的关键。 分手时,阳明再次强调:做起来,就能成,你要相信人可以凭借意志和内在的修炼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以前有段时间自己挺无所事事的,就习惯一直刷手机上的app,比如zhihu,营地,刷视频网站看自己喜欢的up主出新视频没。后来突然觉悟,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没看呢,还有一些书啊都还躺在kindle里没看完。明白了人其实不会闲下来,永远都是有事情可以做的。要是你现在处于没事干的状态,就应该警醒一下了。
记得看过有点相关的说法,一个人有没有空,取决于是做什么事情,这个时候自己做毕设写论文几千字自然是有空的,你要让我帮你写个几百字的作文,应该就不乐意了。
周莹委屈无比:“没有人强迫。只是我曾经在河边见过树的倒影,明白高度决定长度。我不甘为人下之人,才四处求学。如今既已决心投入先生门下,在别人看来艰难劳苦之事,在我这里却甘之如饴,又怎会轻易放弃?” 王阳明抚掌大笑:“你舟马劳顿,不辞辛苦,终于实现了愿望。这是谁教你的方法?不都是你自己的主意吗?既如此,你立志于圣贤之学,自然也会用这种方法去追求。现在还需要我教你方法吗?” 周莹听完,恍然大悟,不禁欢呼雀跃。
所以也没有什么不会做的事情,不会只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状态。真要想做,总能想出方法来解决的,无论优劣。
黄绾不明白的是,王阳明欲矫程朱之枉,不得不过正,不得不用坚定不移的语气告诉世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不在外部世界,不在官职高低、权势大小,而在你的内心。心安自足、充实强大才是安身之本、成功之基。 然而,正是由于黄绾长年累月地找碴挑刺,才成就了一个完满的心学理论。
不好说啥,感觉自己的境界还没到这个程度,虽然对money的欲望可能没这么强烈。但是终究还是要养活养胖自己嘛,所以还是想多赚点钱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想一脚两船、左右逢源,有人想不问是非、抽身事外,但只有立场坚定的人,才可能有所作为。 谢志珊信仰坚定,见到志同道合的好汉必定想方设法结交。好酒者纵其酒,有难者助其急,肝胆相照,和衷共济。如此一来,没有不归顺他的。 王阳明目送着谢志珊被带出军帐,感慨万千。
以前也是,总想工作考研两手抓,备考的时候觉得哪个同学找了一份好工作,就挺羡慕的。不过这一段经历也算不错,能让自己明白自己欲望太多,想要的太多。反而经历过这一段长时间的焦虑,对自己的为人处世、心境修为都有所上升。这也映照了上面的一点,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经历的时候觉得痛苦想早点过去,过完了又觉得是不错的经历。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你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其本身不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通过对“无”的深刻体验,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生“有”的价值,达到“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的圣人气象。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自致良知始。絮絮叨叨了这么多,我且代王阳明问你一句:你是否愿意信此良知忍耐去做,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之自然有得力处,从而毫无馁歉,纵横自在,轻重厚薄,随感随应,我只变动不居? 阳明心学,在此终结。
理解还不够,等学习完浙江大学的心学课程和传习录再回来补充想法吧。
有什么关系呢?父亲的死让阳明沉寂了许多,他的心已不在那片曾经向往的宫阙庙堂之间,荣辱毁誉,听其自然。夏天在微风的吹拂中鉴湖赏荷;冬天去欣赏姚江的雪景;春日微醺的和风里,则带着食物和酒具,同弟子们去城外踏青郊游……
看来人到了最后,是不会在在意这些世俗的东西了啊。
对于这两个徒弟,王阳明因材施教。钱德洪办事踏实却不够果断,阳明便告诫他“心要洒脱”;王畿悟性极高却散漫拖沓、玩世不恭,阳明便提醒他“心要严谨”。
钱德洪将阳明的教学方法归纳为:“仅指揭学问大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证实。” 这是一种比量产式的应试教育科学百倍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本人有资质和性格上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其特定的时间和背景,如果解答过于具体,成为教条,时过境迁将遗祸无穷。所以,只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原则,让他自己去琢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可以使每个人都获益匪浅。
感觉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差不多,虽然我挺不喜欢孔子那一套的。自己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做事情。每个人情况不同,做事,学习的方法也不能完全照搬。
周以善见他面色红润,还有些欣慰,不料阳明却平静地告诉他:“我要去了。” 周以善一愣,待反应过来,鼻子一酸,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他顾不得去拭,凑近了泣不成声道:“老师,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刹那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朝廷、家庭、朋友、同僚、平乱、讲学……一组组词语,一幕幕片段,就像银行门口挤兑的人群,争先恐后,奔向喉头。 然而,说了一辈子话的王阳明确实早已说够,无话可说。他对周以善微微一笑,淡然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看到这,也不由的落泪,将王阳明的一生都下来,看过他的迷茫思索,也看过他历经苦难,偶有反转,否极泰来。官场得意之后,也可能过一段时间又被冷落贬职。路边遇上的陌路人,流落异乡,不知道路在何方,赠诗于他,互相鼓励。明明是平反的功臣,却因为皇帝身边小人的言语遭受怀疑……
自己也是因为这一句话,才开始学习的王阳明心学。
至此,终于可以也愿意称得上一声老师。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因病而药。”
如果白天做工夫觉得纷扰不安,那么就静坐。如果懒得看书,就强行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的方法
你庸庸碌碌,四处碰壁,直到有一天,发现把自己放空,看清了为什么活,要怎么活,与他人无关,心安自足,如同站在万仞悬崖边,即使风声鹤唳,也不再凄冷孤寂,因为那个饱满的自性,正与你紧密相依。 怀着这样的精神,做这样的事,不再有任何挂碍和恐惧,任何流言蜚语都与这个生命无关。你终于明白了要做什么样的人才会觉得淋漓尽致、没有虚度。 人如果厘清自己生命的意义,把全部的意念都放在实践生命意义的斗志里,那种酣畅纯粹的美,就是心学。
最后一段,不想多言,还是留给各位看官各自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