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二年级后,遇到了学业上第一个大难题-看图写话。小时候做过一些看图说话练习,当时觉得说的还行。日常生活中跟我们的表述,虽不丰富,但也能说的清楚。一年级时,让写过一段时间的日记,日记内容虽然单调,总是以“我很开心”之类的话结尾,但总体还算过的去。
也预想过“看图写话”会有困难,但没曾想到是这样的情况:一副图,如果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个人在干什么,那个人在干什么”分开提问,他可以基本回答清楚。如果把他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原封不动排在一起,也算是一篇能合格的文章。但如果直接让他自己写,就会少这少那,意思表述的不完整。就算老师在写之前已经将图简单的讲过一遍了,也好不了多少。
按ABA的理论分析,应该是项目练习的不够,还没有完全掌握,更加不可能泛化。
但我就纳闷了,明明自己稍微多动动脑筋就可以写的好些,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动脑筋想呢。我不知道心理学上管这叫什么,我自己管这叫“思维惰性”。“思维惰性”为什么会产生的呢,我觉得还是跟我日常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举个例子:橡皮擦掉在地上了。以前儿子会低头在地上看一圈,看到了就捡起来。如果这一圈没找到,惨了,会大叫“妈妈,我的橡皮擦呢,我的橡皮擦呢”,一直叫到大人帮他捡起来,或者再给他一块新的。发展到后来,只要需要用的时候没看见橡皮擦就开始叫,就算在笔袋里也不自己拿。于是我不再帮助他,一定让他自己找到。慢慢的,他这样的行为就少了很多,除非是真的滚到找不到的地方去了,他才会来跟我说:“怎么办呀,我的橡皮擦找不到了。”
每次都直接给孩子找到橡皮,(其实这不是ABA中的辅助完成,如果用辅助,应该动作提示:指给他橡皮在的方位,在范围内寻找。或者语言辅助:看看你椅子下面有没有?)这种包办行为其实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性,他不再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愿意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回顾过去的这几年,我和我儿子就像粘在一起的两块橡皮泥。他做的任何事情,旁边都有我的影子。从早晨起床,叫他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到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永远是我在说,他在做。我和他就像是共生体中的两个个体,他负责动作,我负责思考。
入到普校后,脱离了我的看管,共生体少了负责思考的大脑,负责动作的那一只也就没法正常运行了。其实是我不断包办、直接指挥的行为,强化出了他不动脑筋思考的这个结果。
我太期望他能做出正确反映,而忽略了孩子需要自己的思考空间,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做出的行为,才真的是孩子自己的行为,是他真正掌握了的能力。一千次被动做出的行为,没有一次通过思考主动做出的行为让孩子记忆深刻。
所以家长们,放慢一点,给孩子留出一些空间,让孩子自己思考、判断,主动行为吧。
毕竟,伸手摘到的苹果才是最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