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币嗨Bihi内容合伙人计划”赞助
在对于价值的探讨中,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两种论调,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和卡尔·门格尔为代表的主观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正是人类劳动产生了价值,而主观价值论认为,价值的产生在于物品满足了人类的某种需求。
下面,就简要说明下两种价值理论,及各自存在的不足。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商品中肯定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客观标准,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
要找到这个能衡量价值的客观标准,他们认为只能从商品本身中寻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确定性和客观性。
我们知道,商品本身不可能是无缘无故自己冒出来的,而必须是由人类生产出来的。由此,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价值必然是在生产过程中被人为注入的,他们认为这个被注入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所以,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按照古典经济学派的说法,我们可以得到,价值是由人的劳动产生的,决定价值的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赋予了商品价值。
卡尔·门格尔的主观价值论
以卡尔·门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奥地利学派(主要是门格尔)认为,考察经济行为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他说,对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做出主观评价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
门格尔认为,价值必须与人类的个人需求发生联系,满足人的某一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说,价值来源于它的效用,而效用来自人们的主观评价。
这就是为什么说卡尔·门格尔的价值论属于主观价值理论。
卡尔·门格尔在他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价值被定义为“一种财货或一种财货的一定量,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对于它的支配,关系到我们欲望的满足时,为我们所获得的意义”。
他说,“‘经济人’所支配的财货,对其生命与福利,必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财货所具有的意义所下的判断。因而它绝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之外。”
说白了,主观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人的主观需求产生的,说一个物品有价值,那么这个物品必然在某方面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的有用性所下的判断。
两种价值理论的各自不足
就劳动价值理论来说,确定不同种类劳动数量之间的比例是不可行的。比如养羊和织布,两者耗费的劳动按什么比例计算,一头羊到底能换几匹布?
不同种类的劳动,其消耗的时间、需要的技巧,或者艰辛的程度,等等,都是不一样的,因而,抽象的劳动它没法得到具体的衡量。
主观价值论必须默认人的绝对理性,否者就可能对物品的价值作出错误的评价。但是,人不可能绝对理性,人是都会犯错误,我们完全有可能搞错自己的需要,比如我们买买买的时候,会发现买了一堆对自己没用的东西。
还有,我们都有主观偏见,比如有一种东西,你需要,但我不需要,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价值呢?这个价值能对不同的人分开来说吗?
这些问题,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那么你呢,你认为虚拟币的价值,该如何定义,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