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如何面对死亡,也就懂得怎样活着。
——《Tuesdays with Morrie》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美国作家Mitch创作的自传式纪实小说,讲述了其导师Morrie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传授他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在书房的窗前,伴随着木槿树的凋落,用面对死亡的亲身经历,探索着对于死亡的定义,思考着对于生的责任。
一个偶然的机会,Mitch在毕业16年后得知自己大学时最喜欢的教授患上了绝症,身上的运动神经元将慢慢退化,直至死亡。在知道Morrie教授的时日不多以后,Mitch便飞往波士顿去看望这位多年来未曾碰面的导师。Morrie教授决定利用所剩下的时间,把自己对于生活的领悟,在面对死亡时的感觉,教授给他的得意门生。之后便相约在每周二,Mitch去Morrie教授的住处看望他,每次谈论一个话题,谈论家庭,死亡,婚姻,衰老,情感,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经历十四个星期二,在Morrie教授不断走向死亡的最后时间里,展开了一连串生命的对话。这一门课没有课本,没有阅读书单,这一门课在星期二,只有一个学生,这一门课沉重却传递着透彻的思考。直到一个下雨天的星期六早晨,Mitch穿过门前的矮灌木,踩着脚下的湿落叶,和死亡告别……
Morrie教授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是如此平静和坦然地谈论着死亡,在他看来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是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亡故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死不会成为亡故的任何条件,因为无论如何抗争,都不可避免走向亡故的终结。人只要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签订了一场走向死亡的契约。向死存在的方式并不是指我们在一步步走向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走向的过程中,死亡已经在场,这就是死亡的不确定性。接近死亡并不必须是坏事,当我们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我们会因此而活的更好。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我们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将会死,但是没人相信它,如果我们相信自己会死,那么我们将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生活。
对于Morrie教授而言,面向死亡的过程,也是灵魂重新构建的过程,正因为死亡,才更加促使我们对人生的价值进行思考,学会了怎样理解死亡,我们才能明白怎样生活。在商品经济气息浓重的社会文化里,我们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奔波当中,上学,就业,升职,结婚,赚钱,太多的羁绊使我们感到劳累。然后这不并是需要,而是想要。需要是一种客观的要求,是必须的,有限的,而想要是一种主观的欲望,难以满足并且无无限的。在商业行为盛行的今天,时刻倡导越多越好的概念。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决定潜质。简单来说,我们总落入‘他人的圈套’。摆正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认清金钱、权力和声望不能替代精神生活;爱并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应该学会付出爱和接受爱,它不仅代表怜悯和同情,更是对自我价值的领悟,这便是行走在世间的人生的责任。
Love is the only rational act, love or die.
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要么爱,要么死亡。
——《Tuesdays with Morrie》
在电影《死亡的精度》里,藤木对死神说“因为你没有看到人如何活着,所以你不懂人生。活着没什么特别,但很重要。生命没什么特别,但很重要。就和太阳没有什么特别,但是非常重要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心被深深刺痛仍要好好活着的原因。因为不特别但却很重要。”
那个时候,我坐在地中海的灯塔旁,时间还早,天下起了小雨。抑郁症的痛苦已经让我彻底麻木,也说不上感觉是好还是不好。我吸了一口冷气,稍微有点紧张,闭上眼睛,一瞬间跳了下去。呛了几口水,万分紧张之后又爬了起来。环视四周,思维中都透露出一种清醒后的觉悟和一股冷静而透彻的决绝来。我凝视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对着混沌的大海自言自语道:会游泳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