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心学必然会谈到王陽明先生的
四句七言诗: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動;
知善知恶致良知;
为善去恶致格物。
全诗从善恶两方面展开问题的思考,既不落入孟子的性善论的虚伪,也不落入荀子的性恶论的针砭,不存在非黑即白极端问题的思考,只有二元的对應,心之体即宇宙本体或本源,无善无恶即可以理解为有善有恶也可以理解为善恶无常,《诗经·大雅》“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荀子:“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中庸》:“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程颐: “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 总之,在古典文言的脾性上从没看见有脾气的天道存在, 陽明先生秉承孟子、陸象山及陳白沙等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心學的大一统学说,天人合一相互观照思想。其天道还是没有人格化的脾性。
王阳明说“圣人之心,自性具足” ,每个人都具足做圣人的条件,经过几天的致良知学习心得更加梳理我过去对心学的点滴理解,通过提升认知边界、克已观照、反躬修省,每个人都可以开发内潜在我们内心深處的“般若智”,我们叫它“宝藏”。
心之体是得以致良知、致格物,意之动的载体,是更大的外圆,随着认知(致良知)的扩大,其他杂念意乱情迷(意之动)滋生将会增多困扰心智的增长,需要去格挡(致格物)负面的意念,达成心体合一(心之体)。《大學》“致知在物格,物格在意诚,意诚在正心”。正心,一也。程颐: “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
“无善无恶心之体”,什么是体呢?往大了看,那就是茫茫宇宙苍穹,“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从小了看就是我们茫茫众生,在我看来就是潜藏在我们冰层底下90%的潜意识,那里是一片充满着梦幻与魔力的宝藏,需要我们去唤醒它,呼唤它,潜意识是我们既成性格,观念,想法的内在影像,我们的性格、观念、想法,善语恶语都是潜意识的外在表达,就像太极陰陽图的两面,相互平衡,相和弥彰,只要一边改变,另一边也会相应做出改变,就像现代物理的量子通信的量子纠缠一样,一方做出形态方面的改变,另一方也得会随而附和,众所周知阳明先生,在结婚洞房花烛夜这天做了一件至今几百年来大多數人都大为不解的事情,执意不肯圆房,跑到山上道观里观禅打坐,不知道史实属不属实,但是阳明是学过道教的,他的文字性格多多少少,有种道士的风骨。他的学说多少跟他的个性有关。甚至抨击自宋以来以存天理灭人欲以禁锢思想的理学思潮.与其说他是大儒,不如说他是大道,甚至也可以说他是禅士,对他的身份不了解清楚,难免会先入为主,以线遮面。
道教的《太上咸应篇》里有一句话“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大概意思应该是善行恶念的显现就像作用与反作用如影随形的在潜意识与显意识里作遂一样。
易经里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谓的余庆应该不仅只是钱米而已吧,而是几代人功德的累积。
中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就是这种量子纠缠机制原理形成的,“量子纠缠”即两种相互纠缠的微粒子的相互形态,各类学科间的某种相关性也说明物理科学、大脑神经科学与心学是相通的,只是在方式方法上的不同而已。
宇宙的浩瀚、潜意识的无边际是我们无法预测,但是唤醒与掌握它却是有规律有方法可循的,潜意识难以俘捉,它喜欢在不惊意间给你惊喜,它喜欢直观的,肯定的,确定的语言文字,它喜欢厚积薄发,它喜欢建设性的语言,它喜欢在睡梦中出现等等…
人天生无善恶之分,就像新生的婴儿,他不可能用善与恶来概括某事某物,善恶是我们后天习得,并加以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规范,所以童蒙三字经的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是非常正确的。
“有善有恶意之動” “意之动”又作为何解?即是起心动念,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就是启动了善恶的开关,每一个缘起最后都会指向因果,善有善因恶种恶果,每一个不经意的春风便会春满大地,花香四溢,善恶的开启本身就暗藏在善恶两字本身的定义之上,无所谓善恶也就没有了善恶,全因起心动念而已。《金刚经》有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
《道德经》“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全民化的定义反而是礼崩乐坏的开始。我们没看到结果,反而是被观念自我形缚。
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艳开来.我们的心辨认的善恶那不是与花沉寂与明艳是一个道理吗?我们都是带着客观情绪去评判花的明艳,又怎能评判善恶!?
“知善知恶即良知” 用“致良知”的方法明辨善恶,善恶就像一个人的一体两面,一个物体的明亮面与阴暗面,明暗、善恶是一体的又如何去翳除霾,《道德经》“反者,道之动”事物都是在不断事物变迁中相互转换,否极泰来,破镜重圆。人若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事物的变迁发展。需要广博的知识,不仅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他人学习,更向其他行业学习,洞悉自身的技能的同时,旁通其他技能,洞察人情世故,不断修行,以致明察秋亳洞若观火,暇若时日可以在千钧一发到来的一刻不急不缓成竹于胸。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善去恶即格物”,何以“格物”?《大学》“心正而后意诚,意诚而后物格,物格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这是古圣先贤修行的次序总结,吾日三省吾身的反省态度,每天观照心是否澄澈如洗,心静不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心是身的主宰,身是心的依附,心身平衡才能知行合一,如果能够澄澈到没有善恶的念头, 格其杂物,不断修行,拥有利他之心,明心净心功夫,用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剔除负面(忿心,忽心,好名,好色,好利,虚伪,冷漠,怠心,自私,躁心,傲心,贪心吝心,妒心,自卑),我们便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认知增长的同時还能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
“心之体”之于道一,太一,宇宙意识、“意之动”之于人如何动静皆然、“致良知”之于事上磨炼、“致格物”之行过滤之道,即意愿、技、方法、三位一体形成致良知的闭环,知行合一的圆融.
知道“心意”内在的宝藏,最后用心灵大师克里斯多佛孟的一句话结尾共勉:如果你还没得到你想要的,说明你并不想要你所想要的。
一个热愛学习、旅行、省心的荒芜之心与你一起行在旅途,哪怕只是最後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