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下雨天。
在宿舍躺了一天之后,去食堂3楼点了一杯橙漫山茶花。一边埋头啜饮,一边神游着思考人生的意思。
大三下学期,我强烈地希望有一个什么都不用做的暑假。每天的生活不用太满,累了就睡,有精神了就去游泳、踢球,就像日漫里那些一眼看不到头的清蓝色暑假一样,有绿色也遮不住的蝉鸣,有和晚风相拥的晚霞,也有刚从凉水中捧出来的西瓜。
可是升学、就业……各种所谓有关未来的事情一件一件填满我的生活。最终还是没能拥有一个看书、追剧、画画、敷面膜的暑假。
有一天晚上8点多,我从食堂出来,发现外面下了蒙蒙小雨。一直不喜欢下雨的我,突然很想让雨下大一点,这样我就有理由坐在台阶上看一会儿落雨了。那时,我特别想让淅淅沥沥的雨梳清我的思绪。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也知道我最终会去往哪里,只是感觉很累。
一股强烈的叛逆感从体内迸发出来。想要挣脱时间,挣脱现在的生活,到另外一个次元去喘一口气。但是,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也知道我最终会去往哪里,于是我就回去复习了。
当我沉浸在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会忘记其他所有的事情,包括忘记自己被现在的生活裹挟这件事情。那天晚上,我努力让自己沉浸在教研的题目里,因为沉浸能让我逃到另外一个空间里去。
八月底,我成功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考研人”,每天早上起床就学,在教研、教心、英语阅读和马哲的海洋里遨游。那时好像也很开心,因为书里的每一位教育家都能振奋人心。渐渐的,我忘记了渴望拥有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暑假这件事,我忘记了活在人际关系中的那个我。我自己就是一个宇宙,其他的好像都是累赘,让我感觉很累。
九月初,我分手了。
过了几天,我拿到了保研名额。然后一路跌跌撞撞,从担心没有学校愿意让我去面试,再到疯狂收到面试通知,最后点击南师的录取通知。短短十几天,好像把沉睡了整个八月的情绪全部搅醒了。而一些后知后觉的情绪也在那十几天抵达我的神经突触,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最后混成了一种我无法明说的东西,融进我的气质,成为所谓成长的一部分。用小佐的话来说就是:子慧今天的球风都变了。(9.28中午填完系统之后去踢了比赛)
终于,我迎来了我梦寐以求的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暑假”。
曾经幻想过,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一定要在傍晚骑自行车,我一定要去爬长城,我一定要去滑冰,我一定要躺在操场上看星星,我一定要去吃北大校门口的那家烤红薯,我一定……幻想多美好啊,光是想想就激动人心。
但实际上,我发现,当真正有了时间之后,我反而陷入了一边虚无,一边却不想做任何事情的矛盾状态。曾经想做的事情,只是我在疲惫的缝隙给自己的一个幻想,或者说给自己的一个安慰。
我的“一定们”似乎只存在于繁忙中,或者说,只有在繁忙的时候,它们的存在对于我来说好像才有意义。原来,我喜欢的是忙里偷闲的乐趣,是想得到却得不到的快乐。
人,是真作啊。
然后,我就去找实习,参加志愿活动,让自己不停的转啊转啊转,想停下来好难。
曾经跟镜如学姐抱怨不想考研,只想有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暑假。镜如学姐说,又没有刀架在你脖子上。我回她说:有,有一把无形的刀。这把刀就在我的脖颈后,稍微放慢一点脚步,就会把我血刃。
这把刀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常常有一种感觉,这把刀把我们所有人往前赶,我们越跑越快,越跑越快,最终精疲力竭地倒在死亡的入口。
好想停下来啊。
可是停下来之后做什么呢?这两天手头任务不紧,昨天在宿舍躺了一天,今天又在宿舍躺一天。不想看剧,不想看书,不想聊天,不想躺着,不想写东西,好像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是啊,本来一切都没有意义,只是我们一直在赋予它意义。
晚上,我跟镜如学姐说了现在的状态,她说,你朋友圈不是写了一大堆想做的事儿了吗?
——在操场上聊天?哦,天冷了。
——享受北京的秋天?封校了
我:是吧,有些事情不及时去做,就错过了。
所以,我一直不明白劳逸结合这个词。曾经在匿名提问箱里收到过一个关于劳逸结合的提问。我已经不记得我回答了什么了,但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想法是我也想知道答案。
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暑假,到底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暑假啊?尽我所能,把所有可能性都罗列一遍之后,绝望的发现,我好像不可能拥有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暑假了。因为我一定会找事情把自己填满,让我没有时间去思考额外的事情,也让那些美好的幻想,美好的“一定们”变得更加有意义。多么可悲又可笑的逻辑。
一定要努力赋予每一件事情的意义吗?
突然好想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分享两句最近看到的诗:
关上门,
不是为了幽禁欢乐,
而是为了解放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