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每年全球90万孩子意外死亡,我国占了60%,也就是我国每年大概有54万孩子意外死亡,这还不包括孩子的意外伤害数字。
就在不久前,天津两个小兄妹坠亡,人们的安全意识似乎一下子绷紧了,似乎孩子的意外情况减少了,但是实际上呢,危险依然每天逼近我们的孩子。
(1)天津坠子事件: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天津坠子事件:2月27日晚,天津南开大悦城商场,一位父亲在商场四楼抱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从护栏往下看,结果没抱住,小女孩坠落,父亲伸手挽救,结果失手导致另一个孩子也坠落,两个孩子先后摔下负一楼,无一生还。
这种痛苦常人难以承受。
儿子女儿,坠亡,责任人是父亲,当这几个关键词串联在一起的时候,人们都屛住了呼吸,血液几近凝固。我们不敢想象,不敢尝试体会其中的情感过程,任何一点点的思考都会牵动我们的脆弱的神经。谁能承受?
不是每一个创伤都容易愈合。
我们曾经因为粗心大意失去过新爱的东西,那种懊悔如梦魇,之后时常想象当时只要留心一点就好,哪怕一点点,就好!我们开始用注意力转移法,用理性思维法,让自己从懊悔情绪中脱离出来,但,不是每一次失去都能让我们心灵上的创伤慢慢愈合。
没有如果,没有可能。
这个事件超出了我们正常的承受能力,我们痛而化恨,恨这个粗心大意的父亲,所以,很多人站出来,支持用法律手段惩罚这个父亲,言辞灼灼:那是人命,你的身份是父亲也不行,如果换一个身份,如保姆、其他的工作人员,法律会如何对待?
我们只能多加小心。
也有人想到了当事的父亲内心感受:不要再谴责他了,他已经够难受了。我相信,很多爸妈也会在唏嘘之余,会提高看护孩子的安全意识,小心小心再小心,注意注意再注意!
(2)我们高估了成人吸取教训的能力
这样惨痛的教训,会让人们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意识,更加保护好孩子吗?
答案:不会,即便这个教训是用生命换来的,很多人依然不会有实际行动的上改变。
还是直接来看看统计数据吧:
仅2016年7月15日~26日的短短12天里,全国各地就发生了12起儿童意外坠楼死亡事件,最大的8岁,最小的仅1岁7个月。中国每年近1000万的孩子受到意外伤害,其中重伤及残疾者超过100万,死亡儿童达到10万,平均每天死亡270余名。而这些伤害事件中,大多数与监护人的疏忽失职直接相关。我国儿童的第一死因是意外伤害。
天津的这对小兄妹已经离去,但是危险依然每天逼近我们的孩子!
(3)我们都是命大的人
墨菲定律:
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可是我们从成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让我们忽视了一个常识: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事情,对于孩子却达到了临界危险值,家长只要稍一粗心,孩子只要稍微往前迈一小步......
意外总是悄悄而来。
你觉得宝宝睡着了,你趁机外出2分钟没关系,但是很多家长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宝宝在门口哭得声嘶力竭,甚至爬上了窗台,或者倒栽葱掉到了地板上;你觉得孩子大了,把孩子留在家里,但是有个6岁的孩子被父母锁家里,从高层阳台跌落;
你觉得低头看一下手机没关系,但是再抬头,却发现身边早已经不见了孩子的踪影;你觉得让孩子在停车场等一会儿没关系,但是孩子因为贪玩跑到了行车路上,并且到了行车的盲区......
我们可能都是命大的人。
不单单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可能也是从危险中走过来的。我看了几个大号的留言之后,我确信了墨菲定律的残酷性:那些留言中很大一部分在说自己在很小时候发生的危险经历:独自在家头部碰伤、路上躲过驶来的汽车、用小刀割掉了手指、路上被爸妈粗心丢掉被熟人送回家,甚至咪蒙都在惊诧小时候的自己可以从马路上车子底下拣一条命回来。
全是爸妈粗心造成的,只是自己福大命大,才存活至今,但是今天,我们很多人依然在重复之前的错误。
(4)孩子的生命也难以唤起成人认知的改变!
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习惯,并引发情绪,最后做出判断。短暂的安全意识提高和注意力加强,并不能让我们在认知方面产生真正的改变,事后,当情绪渐渐恢复平稳,强大的遗忘习惯会让我们重回原来的思维状态,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越是有把握,越是危险。
我相信,天津的那位父亲一定预见到了可能的意外。也许是抱着妹妹哥哥不乐意,也许是抱着哥哥不放心妹妹,就把两个孩子一起抱起来了;也许他已经很小心了,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局面,也许他已经很努力了,毕竟两个孩子的重量不轻。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
他们的眼里的危险意识跟成人区别非常大,尤其是当他们就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时,那是他们认为世界上最安全和最可以放肆的地方,他们在兴奋的时候一定会手舞足蹈,就像在家里一样,甚至可以跳起来,爸爸伸手就可以接住。但,现在是四楼,护栏外悬空的四楼。
成人的认知状态就是这样稳定,思维的模式就是这样顽固,总不肯从孩子的视角去思考一下,用孩子的眼光审视一下,了解一下孩子的世界,感知一下他们的想法,即便是面对这样大的事情,我们仍然难以改变,只是希望自己小心一点,再小心一点,对孩子的关注多一点,再多一点,但这不会有根本的转变作用。
吼孩子有用吗?
吼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没有用,对孩子的个性和习惯都没有好处,但是有多少父母改变了吼孩子的习惯?孩子的拖延症很厉害,每天都赖床、作业拖拉,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每天面对同一个问题,有的是时间,但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有多少父母?孩子的自信心很差,办法想了一箩筐,但孩子照样内向、拘谨。
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他这么做为什么?我们大人怎么做才是儿童视角?怎么做才是思维转变?怎么做才是认识更新?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有多少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有多少是孩子讨厌的?我们大多只是遵从我们自己认为好的原则,还振振有词地说是为孩子好!
无论大事小事,我们很难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但是每天却心急火燎地为孩子做这做那,无论遇到孩子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固守着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着原有的认识水平,不肯改变,不肯让步。
对,就这么简单,
改变一下对孩子认知就好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就好了。当我们蹲下身子,让自己的眼光从孩子的高度看过去,就会发现孩子的世界是另一个新世界,很多意外可能就不会发生,而且,还会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收获一个童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