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的公众号前日推送了一篇文章(原文链接:如何用5K的工资招到10K的员工?),对其中谈到招聘工作的思路拓展,以及招聘人员本身的定位等内容,略有所感,结合自己的实操经验略谈一二。
一、内部推荐制的落地
我所在公司属于传统行业,目前采用的招聘模式也比较保守:主流招聘网站(前程、智联、智通)社招+校招补充+内部推荐(占比极少)。
近年来,传统行业受互联网、IT等行业冲击越来越显著,薪酬水平、职业发展速度、福利体系等等都越来越不占优势,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主流招聘网站已逐渐无法满足企业的常规社招需求,校招和内部推荐的占比势必要一路高涨。
校招已经是每年例行开展的工作,但受季节、区域、经费等客观因素限制,并不能做到随时补充企业用人需求,人力部门在做校招方案时,首先是从公司长期规划及人员梯队建设出发,结合业务部门用人需求来考虑,初衷甚好。但校招生到岗后,不能第一时间创造价值,需要用人部门花费时间和精力培养,并同时承担流失风险,这就导致用人部门对校招存在抵触心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不情愿选择这个方式。加上从校招开始到招录到岗之间的时间差,往往最终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业务部门需求,或者说,校招生到岗的速度,追不上业务部门需求变化的速度。所以对于招聘需求量不大的企业来说,校招途径可发挥、创新的余地也较小。
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企业现行的内部推荐制更好落地,发挥更大作用,倒可以做为一大课题来研究。
文中提到,近几年来BAT等互联网公司的成功,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行业的属性——公司及公司产品拥有强大的广告效应和用户基础,大大降低了吸引人才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这一点是传统行业,尤其是品牌效应不显著的传统行业的劣势。
内部推荐制,恰好可以解决这一点。推荐人利用自己在圈子里的影响力,天然成为企业正向、积极的代言人。
文中提到内部推荐制值得大力推进,另一方面是基于HR的观念转变,不再把资源抓在自己手中,而是赋能业务,让每个人都变成招聘经理。这个可以作为第一点劣势的补充,HR不再是操作者,而是变成了资源整合者和平台提供者。
我想到的两点实操方法:
1、从推荐者出发,要将现有员工“扫荡”一遍,筛选高度认同企业文化的优秀员工,一方面可以整理这些员工的毕业院校,筛选出重点关注学校,推行学长推荐制,针对应届或毕业不久的学生,利用学长的正面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这个也可以作为校招的一大有力宣传策略。另一方面,可以搜集这部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点到底在哪里,也可以作为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或雇主品牌建设的着力点。第三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形成内部推荐制的奖励措施/管理办法,等于替“员工忠诚度”找到一个合理变现的途径。
2、从离职面谈中挖掘有用信息。在离职面谈过程中,有些因为客观因素不得不离开的人员,对企业还是抱有很深厚的感情,这时候可以大力动员他们在离职后推荐合适的候选者,因为对企业内部的深入了解,使得他们更容易精准的识别出哪些人适合企业,比HR自己大海捞针的搜寻,效率高得多。并且,离职后的员工还愿意极力推荐的企业,更容易带给候选者“这家公司可能还不错”的心理暗示。
二、HR本是最好的猎手
文中有句话说的很好:要时刻保持敏感状态,不要忘记自己猎手的身份。作为一名HR,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和人打交道,而作为“人”这个资源和企业的链接者,时刻关注如何让自己拥有丰富资源,这点很重要。结合文中讲的几点,谈一下我的理解:
1、绘制人才地图:不一定非得用猎头,才能挖到牛人。在互联网时代,想找到一个人实在有很多方法,行业聚会、熟人介绍、领英/脉脉等新型职场人脉圈……只要你想,一定能搜寻到指引你找到目标的“蛛丝马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随时对信息保持敏锐,在找到大致目标后,尽可能了解全貌,如文中所讲“做到对牛人所在公司的组织架构,薪资结构有详尽的了解,对牛人所在的位置,所面临的挑战有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基于与牛人的对话,更基于对牛人团队其他人的了解以及对牛人朋友圈的渗透,通过一个牛人,认识更多牛人。”持续扩大和积累自己的资源池。
2、人脉积累:让周围人知道你的工作职责。使用朋友圈等社交网络扩散公司的招聘需求只是初级玩法,更深层次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自己的人脉圈中明确个人定位。几乎在认识任何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我的自我介绍一定会加上自己的职业,这就是在圈子中首先给自己一个鲜明且容易被记住的标签,然后通过不断加深这一标签的印象,在圈子中树立起自己的定位。这样做好处多多:通过圈子扩散,显而易见的拓展了自己在做招聘工作时的候选者来源。在同行之间更容易进行资源交换。对自己来说,随着职业水平的提升和经验积累,可以逐渐在圈子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意义深远。
以上是结合看到的文章进行的一些总结和思考,也是在简书新的文集“HR小白成长笔记”的第一篇文章,这个文集尽量做到一周一更。
2017年争取对工作多思考多总结,更稳健的走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