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新闻,很有意思:
另外,这篇新闻里说,考虑到目前中国存在种类繁多的英语考试,所以急需研发统一的英语能力量表,以及相对应的等级考试。
我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英语很重要,要从娃娃抓起,而且每个阶段的英语学习都应该是全面的,听说读写译,一样都不能少。同时,英语证书太多了,公四公六专四专八,从今以后,只有英语一级二级三级一直到九级这一套体系。
我把这篇新闻转发到票圈和微博@福州翻译ivy ,收到了很多评论。有人觉得这很无聊,认为现在的认证体制就挺好的;有人觉得很悲观,好像专八的光环不再了,英专生就业不再有优势了。
我认为这篇新闻的信息量其实是很大的。前两年似乎有一则新闻说教育部拟降低英语分数比值甚至取消高考英语成绩,一时间悲观情绪四起。每次看到这样的反应,我都觉得蛮好笑的。就好像上个月谷歌翻译的新闻一出来,一群英专生说不想做翻译了blablabla。
在陪孩子上早教的时候,我认识了一所中学的英语老师,她爱人是中学校长。她告诉我,即便当年传出了取消英语高考成绩这样的风声,学校对于英语的课程安排和各项指标考核一直都没有改变。就在昨天,她又告诉我,这几天上面有消息称,高考英语的分值配比要做调整了,加大了听力和口语的比重,希望能够帮助改变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然后我们纷纷感慨,这下教育的天平又要倾斜了,不发达地区的孩子们该怎么办……
今天,又看到了这篇新闻。看来这段时间教育部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有点小情绪啊,是铁了心地要做出点动静。面对他们的大动作,我们该有哪些小想法呢?
首先,恭喜中国英语培训从业者,即将迎来又一个黄金期。(记得过两天看看新东方的股票是不是又涨了……)原因很简单,上有要求下有需求嘛。
其次,英专生会不会受影响?我更愿意这样解读这则新闻,它其实是“新瓶装旧酒”。以前对于英语专业,教育部是这样那样的具体要求,然后给这些要求起了个名字叫专八。那么现在为了配合低年级学生的考核,我把级别数做了一个调整,专八变成了专七,要求的水平会降低或是提高吗?或许会,但应该并不多,最多是细化了听说读写译的具体要求,提高或降低某些部分的分值占比,诸如此类。但是,正如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说的:所有的英语考试就是走个过场,英专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所以,爱怎么调整怎么调整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则消息对于非英专者而言是一大利好。
我做英语共学社有大半年了,去掉重复的,前前后后怎么也有个近千名童鞋参与过了吧。我私底下做过小调查,这些人中差不多有半数是非英专出身的。可能这样说大家对这个数据还不是太有感觉。那我进一步解释一下。英语共学社的内容不同于那些烂大街的什么职场英语、商务英语、生活口语,我们专注翻译实战。别说对于非英专童鞋,就算是英专生,也会觉得这很难很枯燥。这半数非英专生为什么要来自虐?少数是热爱,剩下绝大多数是出于刚需,工作需要,留学需要,等等。可见,非英专生的英语进修需求存在,而且很强烈。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专八考试只面向英专生,那些非英专人士手上能够拿到的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英语证书最高只能到公六,顶天了。这其实是有点不公平的。而如果按照这则新闻里的信息,英语专业对应的是七级,剩下的八级和九级并非是英专专属,而是属于高端外语人才,那么之前对于非英专人士的公六天花板就将被打破。届时其他专业和国家认可的高端外语等级加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简历不要太好看。
写到这里,我想我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微博上又有人唱衰英专,觉得此举一出,英专生更没有就业竞争力了。他们的脑回路或许是这样的:我是英专,只有我有资格考专八。非英专生英语水平就算比我好,我也不怕,因为他们没资格考专八啊。所以,我有优势。但如果今日专八变成了明日的专七,在此之上的两个等级不再是我的专属,那我作为英专生,即便到了专九,也是要和一部分非英专生“平起平坐”,他们还有其他专业加持,我没有,那我不就没有竞争力了吗?
如果这些人的心态不幸被我言中,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太懒于进取,太害怕竞争了。
大多数人的智商没有多少差别,因此在学习这件事上,付出和收获总体还是成正比的。在英语能力这方面,如果非英专生也付出了和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还多的努力,达到甚至超过了英专生的专业水平,那么他们凭什么只能拿着公六证书、凭什么不能获得比专八更高级的专业能力认可呢?
再者,同样是一天24小时的生命,人家学了两个专业,其中一个超越了英专水平。英专生不想跨界也行,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但如果都这样集中火力了还不能超过非英专生的英语水平,这要怪谁呢?怪教育部没有设考试专业门槛把你像大熊猫一样地保护起来?
总体来说,这则新闻是个好消息,英专还是非英专,都能从中捕捉到机遇。但不管台面上的政策怎么变,社会对于一个人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不变的,我们不断学习追求极致的脚步,也不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