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下午五点钟左右,站在阁楼的空地上,遥望着渐渐西沉的红日,和被红日染红的大半边天,耳边回响着远方传来的鞭炮声,我知道,这是不知谁家子孙给祖宗送灯了
在家乡,元宵节这一天下午,家里的男人会成群结队到祖宗的墓地去送灯,烧纸钱,放串鞭炮,以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在阁楼上听到的鞭炮声便是。
点灯是元宵节最基本的风俗。天刚要黑,各家便开始忙着点蜡烛,点蜡烛是有顺序的。一般要先在院子里的天地牌位前点三根蜡烛,接着是各家的灶王爷面神像前,也点三根蜡烛。接下来依次是大门口,主屋门口、各小偏房的门后等,门两边各点一根蜡。橘黄的灯光在漆黑的夜里,时明时暗的发出温暖的光芒,让寒冷的夜有了些许的暖意。
小时候,没有蜡烛,正月十四,母亲便开始忙着“蒸面灯”。先和面,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再把小面团成水杯一样形状,在四周的壁上,捏上四个、六个、八个不等小褶子。母亲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做些小动物的灯,印象最深的是“小刺猬”和“蛇”。母亲用剪刀剪出刺猬的刺,拿两颗小红豆做眼睛,一颗绿豆做鼻子,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刺猬便做成了。蛇的做法和刺猬差不多,先做一个长长的面团,一头圆,一头尖。圆的那头做蛇的头部,尖的一端用做蛇尾。还是红豆做眼睛,在蛇的头部剪出蛇口,用红纸做一个长长的蛇信子,在用顶针在身上印上圆圆的花纹,把长长的面团盘起来,一条形象的小蛇就做好了。在他们的身上放一盏小灯,便做成了动物灯。这些做出来的动物被视为财神,放在自家的粮食瓮里,期盼着来年有个好收成。灯蒸好以后,把从山上采来的黄草截一段,外面包上棉花,插在灯里作灯芯,往里面倒些豆油,或棉花籽油,便可以用了。
也有些人家,女人手拙做不出像样的面灯,或者嫌麻烦不想费力,便做“萝卜灯”。把秋天藏在地窖的萝卜扒出来,找几个长的直挺,粗细均匀的,洗干净,切成小段,再用勺子或者刀子挖出里面的肉,再放根灯芯,倒上油,一盏萝卜灯就做成了。
点上灯以后,大人们拿出一盏提前准备好的灯,给孩子们照一照眼睛、耳朵、鼻子、口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期盼来年孩子身体硬朗不生病。暖暖的灯光在身上停留片刻,感觉暖暖的,非常舒服。这些已是儿时的记忆,直到现在想起,心里还是满满的幸福。等我有了女儿,每当元宵节这天,也会选一盏最漂亮的蜡烛,给女儿照一照,在她咯咯的笑声中,亲情也溢了开来。
点完灯,吃完饺子和元宵,孩子们便提着父亲给做的小灯笼,满大街的赛灯笼,玩游戏了。灯笼是用高粱的秸秆做成,周边用钉子或者铁丝固定。做好框架后,母亲便用面粉做成浆糊,把裁好的红纸、绿纸糊在外面,一个灯笼的雏形就好了。心灵手巧的家长,还会在上面画一些图案,或者用彩纸剪一些花鸟虫鱼,贴在上面做装饰。灯笼最漂亮的孩子,其他孩子会屁颠屁颠的跟在他的后面,听从他的指挥,那晚他就是最骄傲的公主和王子,所以,家长做灯笼时都很用心,想给自己的孩子挣面子。看来,父母之心,从古至今,都不曾变过。
如今,元宵节好多有趣的习俗,已被渐渐的遗忘,元宵节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儿时的那些记忆永远在心里的某个角落熠熠生辉,就像儿时母亲为我点起的那盏照灯,照亮我的未来,温暖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