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了“对待”两个字而不是“看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为知识付费这件事,而不是旁观者。
我们花钱买书,交学费上大学,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付费课,你有没有觉得不值过?
值与不值要如何衡量?
每个人的价值标准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花钱加入微信群,能够通过微信的对等链接认识很多大咖。通过不断接触,通过等价值的交换,可以和他们勾搭上,拓展自己的人脉,借此可以获得更多收获。那么,即便他并没有从此次付费当中学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他也赚回票价了。
还有的人因为喜欢某位作者出的第一本书,进而去买了另外一本他的书,结果发现内容令他失望,因为书中很多内容作者在自己的微博上都说过,第一本书里也提到过。
可是书的内容是固定的,书本身要面临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读者,有的读者翻过了作者所有的自媒体,甚至他家猫叫什么,喜欢在哪趴着,他家门口有没有鞋架都知道,再去读重复描述的文字就会觉得不值。有的人并不了解作者,这本书对他来说可能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我坚持每周一本书,但有的书可能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比如《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进阶图解》,书里一共就三个要点,在我看来,前20页都是废话,但卖42元。(我是五折买的,21元)。
这本书值吗?
先看这本书本身的成本,大开本全彩页,还附送了一本方格本,本身就要比普通书成本高。
这三个要点我掌握了吗?
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了吗?
获益了吗?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对同类书籍的串联,我形成一套自己逻辑记录的心得了吗?
如果以上答案是肯定的,那么21块不过一杯咖啡。我认为它是值的。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也没必要觉得后悔。
首先,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当初购买时应该先对作者、对出版社、对同类书籍、对网络评价有足够的了解。
其次,任何事情都有沉没成本,如果还纠结于此,反而更加浪费了精力和时间价值。
第三,真的一点没有价值吗?三个要点里的一点,好像还是有点道理的,跟着做一下试试。嗯,改善了我写方案的罗辑思维,值回了7元。因为这个方案得到了一个客户的单子,赚了5万的奖金。嗯,非常值。
一直在为知识付费而不输出,你就永远只是消费者
有人说,豆瓣上清晰地记录着我这些年看了几千本书,然后呢?
你的工作能力是不是更强了?
是不是因此赚到更多钱了?
你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姿了没有?
心境更恬静美好了没有?
读很多书,上很多课,如果不断将知识积压在自己身上没有转化成行动纲领或思想洪流,那就好像你堆了一堆的“0”,当你阅读完某个主题的大部分著作,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输出成你的方法论,你的经验之谈,就好像为这些“0”前面加上了一个“1”,这堆“0”才变得有了意义。
知识来源于上游,知识原本被应用在其他领域,但通过你的拆解,你的积累,你的组合,你的应用,结合你自己的分析和心得,就变成了属于你的知识架构。你按照你的体系一直做,并取得了成功,也就变成了知识的卖家,而非单纯的消费者。
这种输出不见得是通过授课和出书的形式,你利用到工作上,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更高效,涨了工资,领了奖金,获得了自身价值的提升,都是输出的结果。
我曾经看马永强老师的《轻松落地企业文化》一书,当初纯属凑单买了这本,看的时候也是各种嗤之以鼻,觉得一看就是课件拼凑起来的书,配图也都明显透着office97的质朴风,甚至都不是矢量图,像素格清晰可见。但里面提到的“953500”培训总结的写法,我到现在都在用,后来,我将包含“953500”模型在内的多种模型架构,进行汇总,总结,写了一篇《文字工作者如何治疗没思路的病》,文章获得了数次百万级大号的转载,并输出了3次微课,分别在秋叶PPT社群、职场充电宝和馒头商学院分享。
双十一,知识型IP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
我身边的知识型IP们都在囤书,买课。
采铜老师的写作群讨论最多的就是书单分享,IP训练营里都在分享各种平台微课的优惠活动。
没!有!人!在!讨!论!化!妆!品!和!衣!服!
往年我一定不会错过当当网的双十一,因为是VIP用户,除了满减还有VIP价格,更便宜。每次一定是30本起,今年因为囤了太多天猫礼券,我直接在天猫上买的。买了600多块的书,200多块的文具。当然,我还囤了面膜,毕竟年龄增长,岁月不饶人。
在网易云课堂买了秋叶大叔2种课,满149还送书,不过话说,我还没研究一下这书要怎么领。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大叔的书我都有了。
明年打算开PPT设计课,专门针对不会设计软件的人,所以也要多看、多学前辈的课。
因为我就是不会用设计软件的人,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不会设计软件,也可以做出像设计类杂志一样好看的PPT。
你从小到大为知识所付的费,都赚回来了吗?
打算怎么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