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家的房屋的特点,一方面是单家独户,没有院墙相隔;另一方面是正门都是对开门的,不是单门。事实上一般中国人的农村的房屋,从南到北,都是对开门的,很少见到单开门的。这应该是东西方农村一个非常大的差异:估计中国住农村的人,很难想象如果正门也单开,会是什么感觉。
正门双开,但里屋各门,一般也都是单开的。双开门和单开门的区别是什么?双开门的特点,一方面,是要么全打开,要么关双门。很难见到一边门闭一边门开的情况,因为这会引发人们心理上的窥探欲。而如果大白天也双门紧闭,那更是会让人心生怀疑:这户人家大白天还关门,这是在干嘛?要么病在家里,连开门的力气都没有,这是病入膏肓了;要么出门在外,把门锁住了。
另一方面,则是双开门的视角广。只要大门一开,门里面的布局几乎预览一大半。农村的房屋一般都很单薄,是横向布局,少见纵向布局,这是为了生活方便,所以没有进深。因此双门一般是堂屋的门,这是正门。堂屋里的摆设,就是这户人家主要的脸面。而正门一开,就算是把脸露出来了。堂堂正正,不藏着掖着,所以才能叫堂屋,叫正门。
第三方面,则是因为正门常开,因此为了获得充足的活动空间,正门之外就必然是开阔的空间。门对门的情况当然时见,但中间一定会隔着一条路,而且这条路一定不能太窄。
由此可见,双开门的价值在于,它从技术上保证了,家庭与外界的交互的必然性。这当然也是农村人的生活习性所必须。因为农村社会本来就是强交互社会。
中国社会的特点,一直就是大家小我。所以古人才发明对开门,以便帮助人们更好的与外界交互。西方人强调自我,所以西方农村的家庭,就是单门居多。无论屋外境况如何,单门随手一关,里面自有一家的风景。隐私、财产都保护得很好。
但中国农村,也是南北有异的。北方家庭一般都有自己的院子。而且有些地方,还会在院内搞一个壁照。院子虽然是双门,但因为壁照的存在,也很好的保护了隐私。而且因为院子里自成天地,是一个能够自由伸展的空间,所以北方家庭也常常把大门紧闭。“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就是院墙的好处。
不过也有例外。譬如一般大户人家,就不会常开大门。他们常常是在大门旁边开个小门,供人进出。有个名词叫耳门,或曰偏门。这同样是因为大户人家有大院,大院里空间开阔,自有天地,故不用向外借空间,所以才能做到大门紧闭而不显得局促。
上面讨论这么多,是我想搞清楚,现在这些商品房,他们都建成单门形态,开门不见阳光只见紧闭的对门,这是哪里来的传统?现在看来,这传统源自西方。现在的人,动辄言颠覆。譬如小米万达他们都在投资、探索新型住宅的可能,想颠覆现有房地产的格局。但看过小米投的you+、寓见等房产社区,我发现他们所做的,仍然是在现有格局上修修补补。由此难言颠覆,只能说是进步。因此我希望从更本源的角度出发,是思考颠覆的可能。
至少我们现在知道,第一,人是需要空间的。大厦千间夜面八尺,所以开阔的空间所真正满足的,是生命的广度,而不仅仅是生存的空间。第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要让人融入自然与社会。而融入,是社区形成的精髓。
现有这种源自西方的城市商品房的建筑形态,是封闭式的,而不是开放式的。本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极大的减少了城市里居民之间的交互(参见前文《兼谈宅男宅女产生的原因》)。而封闭的建筑形态,更是只能造就宅男宅女。因此我认为,如果延续现有的房屋造型理念,是不可能真正改变房地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