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性基因传承和新人性构成的过程中,管理属性是不可或缺的。
新人性架构构成过程中,所需的养分是否能顺利补给,要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了,也就是成熟人性对新人性构成的期望能否达到预期。
“获得性权威”是指指定性关系(父母,师长,领导);道德绑架;
“控制性权威”是指链接性关系(态度,责任,付出);利益诱惑;
“无制性权威”是指感受性关系(归属,贤德,领袖);心甘情愿;
为什么孩子会不听你话,怎样能让孩子听话?孩子不听话,是谁的问题?他不懂,你懂不懂?未来无成就的孩子,是不是无知的你造就的?好孩子不用管,对吗?、、、因为他神魂不羁,不是你能管的。
现在很多教育已经不是教育了。而是管理了,对知识的管理,对行为的管理,对情绪的管理,甚至对思想的管理。(可悲呀,这是恶性投射)
管理,有两个层面。一是管束,二是理解。管束,是要对他德行的修正。理解,是要对他品行的认知。管理是一门艺术,一定要张弛有度。
教育,指的是:言传身教。是对人性综合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获得。(如果我们都不够好,怎么能指望教育出好孩子呢。想让孩子好,自己必须先变好。)
很多孩子,在学校学得挺好,但家庭环境不好。他的认知就会冲突了,如果家长用“道德绑架”“利益诱惑”来换取孩子的听话。早晚有一天会自食其果。有好的心性,才能正确地做好分析,判断,确定给孩子的是精华(营养)而不是糟粕(垃圾)。
孩子的生命功能,不知道要比成人强大多少倍。但是大部分在成长中被泯灭了。都是被成年人管理式的教育导致的。如果成年人心性不够,不能放下自我;就不能照见本我,就不能体悟和遵循自然的规律。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不是教育,是人性心理。如有不妥,冲突之处。大家还要思维归位才好。)
多教育: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少管理:关注德行,培养心性。
很多人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孩子也不错。但中国有上亿的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可不都是被吓出病的,而是养出病的。
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好了。很多家长能把孩子养好,但不一定能教育好。因为对教育的理解有偏差。
语言,文字,是人类(生物)开发得最多的产物。也产生了文明的进化。这是很重要的基因属性。该学的基本知识技能,还是要学。但千万不要忽视了心性和人性的培养。这才是生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