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完东野圭吾先生的《放学后》。看到最后,"但我不能死,死在这里也留不下什么,只会让裕美子成为杀人犯。我倒在柏油路上,专心等待着有人路过。我还能等"。直到这时,主人公前岛才意识到自己的冷漠、无情给妻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自己自私地不断地从裕美子身上索取,索取"自由、快乐,还有孩子"。但谁也不知道这个被妻子情人刺了一刀的人还有没有这个弥补的机会。
前岛的冷漠,让学生们称他为"机器"。不管是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用他的话来说——只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他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学生高原阳子有求于他,漠视——认为学生苦等一个小时就会放弃。在作为教师和已婚人士的情况下,和另一个学生杉田惠子接吻。还是他对待妻子的无情。对得知怀孕喜讯的妻子"命令"其打掉孩子,也不顾医生的劝说,仅仅是因为觉得当父亲很麻烦。这种种都无一不是更加证实了这一点——他不作为、冷漠、自私和无情。
东野圭吾先生的文字总是"看起来是几个问题,实际上是函数问题"。本以为是单纯的推理凶手的目标究竟是谁,然而故事最后三言两语道明其中蕴含的情感问题。在女学生们细腻的内心,"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不可撼动和侵犯,当她们的梦被人破坏,恨意便悄然降临……被撞险些掉落铁轨、洗澡差点触电身亡、花盆直直砸向头顶……这一系列事件让前岛误以为有人想要他的命,但线索一直模糊不清。直到警察的提醒、学生高原阳子的目击,让他恍然大悟,凶手的目标根本不是他。凶手真正想杀的人——他原以为替他而死的村桥老师和竹井老师。原来之前一系列的事件也只是凶手制造出来蒙蔽别人的假象,他只是被利用来转移注意力的"工具"而已。
可前岛还是被人杀了。"真正"的凶手——他自己的冷漠和自私。" ‘你会打掉吧?’ 面对两眼放光来报告喜讯的她,我毫无情感地说 "、"那天晚上她彻夜抽泣,次日我们俩去了医院。医生的劝说没有改变我抹杀幼小生命的意愿",被伤透心的妻子看不到光亮,直到去了家附近的超市上班,遇到情人芹泽。"如果身边出现一个男人,能给她想要的东西,她当然会视我为障碍",前岛自己也意识到了,在他被妻子的情人刺了一刀之后。
"但我不能死……只会让裕美子成为杀人犯",在最后,他终于明白自己的性格和所作所为给妻子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想要弥补,想要活下来给妻子真正想要的东西——离婚,放妻子一条生路,让她可以解脱。可是,裕美子已经冰冻三尺绝望的心又要怎样去修复呢?伤害已经造成,弥补怎么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