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王羲之,还有他的老师,卫夫子。
王羲之大家不会陌生,他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写的兰亭序,被称为中国行书第一名。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兰亭序:
兰亭序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关于它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先不讲兰亭序。我们今天来讲讲王羲之的老师,也就是卫夫子和他的故事。
相传卫夫子是王羲之的姑姑,也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子本身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让我感动的,正是卫夫子启蒙王羲之的教育方法。
王羲之跟卫夫子学书法是只有6岁。卫夫子并没有让王羲之一个个字的临摹练习,而是把字拆成了更小的单元,先教王羲之写“点”。
卫夫子告诉王羲之,写好“点”的要点要如“高峰坠石”。我觉得这个比喻真是太妙了。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毛笔饱蘸墨汁,写一个点,然后墨色慢慢在纸上微微晕开,没有什么能够比高峰坠石更能概括出书写点需要的要点了。
据说王羲之练习点,就练习了大半年。但当时他毕竟只是个孩童,当王羲之练不下去了,为了让小王羲之能够切实感受到“高峰坠石”的感觉,卫夫子带王羲之去爬山,让小王羲之去感受石头从高处坠下的力度,质感,机理。卫夫子的课堂不仅仅在书房,还在自然中。她让一个小孩,深刻理解了书写点时需要的力量和速度。
然后卫夫子又教王羲之练习“横”,也就是“一”字。卫夫子把王羲之带到广袤的平原上,指着地平线上一字排开的横云告诉王羲之,写“一”要像“千里阵云”,要像云阵那样,排列,滚动,像两边延展。
“云阵”更是非常形象的道出了水墨在纸上浅浅晕开的律动关系。广阔、安静、伸张,这正是自然在汉字中最动人心魄的体现。
这“一”,据说又练习了一年半载。但这绝不仅仅是枯燥烦闷的练习,卫夫人还是总是带王羲之去自然中去观察天际,感受自然中变化多端却又万变不离其中的云阵,让他去充分感知,再把这份感知表现出来。
接下来卫夫子又教王羲之写“竖”,这次卫夫子告诉王羲之,竖要写得如同“万岁枯藤”那边坚韧,顽强。
卫夫子又带王羲之去爬山,去观察山上的老藤,去亲自攀爬它,感受老藤的纹理,韧性,弹性和张力。然后把这份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字体表达出来。
我完全被卫夫子老师的三堂课震撼住了。
原来我们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有了这么棒的教育方法。所有的内容都是基于感知,表面上是在教书法,实际上是在让王羲之去感知,去从自然中去汲取能量。这比我们现在传的各种国内国外的先进的教育方法,都要先进得多。
遗憾的是,现在不可能会再有卫夫子,更不会再有王羲之。原因很简单,现在社会太快了,太功利了,什么事情都要速成,要看到效果。试想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小孩花几年时间来写个点,画个横线和竖线吗?这样怎么可能拿到奖,怎么进重点?所以当今社会不会再有卫夫子,这世上也不会再有王羲之了。
-----------------------------
讲件有趣的事情:
我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两年书法。我依稀记得我妈给我找的书法老师好像挺厉害的,我记得当时给我们讲了很多书法的理论。我就把原来的笔记找出来了,翻翻看,发现老师讲的第一课是“字如其人,立品为先”,给我们讲要做一个怎样的人。然后也向卫夫子一样给我们讲了笔阵图:
我又把那本笔记读了一遍,发现大部分是在教我们做人,如何和自然共处。
我已经不记得我为啥后来只学了短短的时间就没学书法了,正好今天回家,就问我妈,我妈说学霸如我,轻松考上了奥数,然后班主任说一定要去学奥数,我就学奥数去了。
哈哈哈哈。
我这是错过了什么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