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第二次读余华的这本书了,比较遗憾的是。两次都是电子书。并不排斥电子书,只是相对来说,读纸质书更有感觉一些,留下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之所以第二次重读,便是因为不记得是否读过了,在读的过程中,有些情节有模糊的印象,才确定自己是读过的。
《第七天》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故事性很强,是能够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一本书。主人公杨华因为一场爆炸死了之后,由于没有墓地,不能去到安息之地。只能随处游荡,遇到了很多人。过往的回忆与当下所发生的交织在一起,一个人的故事引出另一个人的故事。
“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与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第七天》应该属于荒诞派的类型。然而正如余华所说:
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书中涉及到了很多当下社会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暴力拆迁,贪污腐败,滥用私刑,当官的只想着保住自己的位置,出了事情都是靠钱往下压,毒馒头,毒奶粉,毒大米,假鸡蛋,地沟油等等食品安全问题,金钱至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等等问题,很贴近我们的生活。
有钱有墓地的人,都得到了安息,而那些死都死不起的人,则聚在死无葬身之地,
“那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模样,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那里远比这个现实的世界更为美好。当我们不再人人生而平等,当这个世界拜倒在金钱,权势之下的时候,死亡也许是唯一平等的事,死亡一视同仁。正如圣经中说,人人都有一死。
《第七天》给我的感觉是很冷漠的,好像只是在冷眼旁观一样,就像我们每天打开电视,新闻头条的时候,充满了各样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一样,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我们看得多了,似乎也就麻木了,没什么感觉,好像离我们很远,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尚且不易,哪有闲心去管别人。但是当事情落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却又总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希望更多的人站出来为我们说话。
在《第七天》中,也有感人的故事。生命中总会有一些温暖的瞬间,总会遇到爱我们的人。
我父亲开始向她详细讲述起了我,从四年前听到我的啼哭,把我从铁轨上抱起来开始,讲述我四年来成长时的种种趣事,他讲到我的时候是一个幸福的父亲,而且还是一个骄傲的父亲。他讲述我的种种聪明小故事,他认为我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孩子。
这个男人,将自己的所有都给了一个从铁路上捡来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很多本该有的幸福。可他从来没有后悔,这个孩子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她很高兴,她害怕春天,害怕自己的美丽会腐烂。她很高兴你给她买了墓地,在冬天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就能够去安息,带着自己的美丽去安息。我们都说她不像是去墓地,像是新娘去出嫁,她听了这话伤心的哭了。她想到不是去嫁给你,是去墓地安息,她就哭了。
鼠妹的生活很贫穷,住在城市的地下,温饱都很难,但是她的爱情是富有的,她有一个甘愿为她卖肾的男友,一个愿意为她倾尽所有的男友。可是活着的时候,就算是倾尽所有,他都给不了鼠妹阳光明媚的生活。
我觉得你很孤独,你好像没有朋友。
我们孤独的行走在城市的道路上,如同影子一般,每个人给彼此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既没有时间认识自己,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别人,我们忙忙碌碌的奔波在没有方向的路上,不知道要去往哪里。我们对谁都可以微笑,却只对自己的影子哭泣。等到突然有那么一个人,能够隔过所有看透我们的伪装,那也许就是我们生命中对的人,我们愿意舍弃所有抓住他,孤独久了的人爱起来更为疯狂。
还有那些聚在死无葬身之地的人们,彼此相爱,互帮互助,如同是一家人。
现实是残酷的,但让我们自己能够来学会温暖自己。不论世界怎样变换,还是要有我们的坚持。尽量的去真实一点,哪怕一个人也要勇敢的生活。试着去爱,试着去关心周围。愿自己可以做到。
书中内容的摘抄: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容貌,这个城市失去了白昼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
我孤苦伶仃,没有人会来悼念我,只能自己悼念自己。
我行走在若隐若现的城市里,思绪在纵横交错的记忆路上寻找方向。
我走遍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里挤满老人们的身影,唯独没有父亲的脸庞。
一个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孤零零坐在一块水泥板上,断掉的钢筋在水泥板的两侧弯弯曲曲。书包依靠着她的膝盖,课本和作业本摊开在腿上,她低头写着什么。她早晨上学时走出自己的家,下午放学回来时她的家没有了。她没有看见自己的家,也没有看见自己的父母,她坐在废墟上等待父母回来,在寒风里哆嗦地写着作业。
我回头看看这个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她坐在那里,让钢筋水泥的废墟也变得柔和了。
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
雪花还在飘落,浓雾还没散去,我仍然在行走。我在疲惫里越走越深,我想坐下来,然后就坐下了。
她在公司里没有一个朋友,表面上她和公司里所有的人关系友好,可是心底里她始终独自一人。
我觉得你很孤独,你好像没有朋友。
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虽然爱情的脚步在屋前走过去又走过来,我也听到了,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
她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而我只会在自己的命运里随波逐流。
我仍然爱你。我永远爱你。
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雪是明亮的,雨是暗淡的,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
我父亲开始向她详细讲述起了我,从四年前听到我的啼哭,把我从铁轨上抱起来开始,讲述我四年来成长时的种种趣事,他讲到我的时候是一个幸福的父亲,而且还是一个骄傲的父亲,他讲述我的种种聪明小故事,他认为我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孩子。
小屋渐渐远去,两条飘扬而去的铁轨也没有回来。我仍然在自己的踪迹里流连忘返,我感到累了,坐在一块石头上。我的身体像是一棵安静的树,我的记忆在那个离去的世界里马拉松似的慢慢奔跑。
我走出自己趋向繁复的记忆,如同走出层峦叠翠的森林。疲惫的思维躺下休息了,身体仍然向前行走,走在无边无际的混沌和无声无息的空虚里。空中没有鸟儿飞翔,水中没有鱼儿游弋,大地没有万物生长。
四周的空旷是辽阔的虚无,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有天和地。我们看不到树木出现,看不到河水流淌,听不到风吹草动,听不到脚步声响。
我们走在寂静里,这个寂静的名字叫死亡。我们不再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
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我们围坐在篝火旁,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每一个在那个离去的世界里都有着不愿回首的辛酸事,每一个都是那里的孤苦伶仃者。我们自己悼念自己聚集到一起,可是当我们围坐在绿色的篝火四周之时,我们不再孤苦伶仃。
没有说话,没有动作,只有无声的相视而笑。我们坐在静默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感受我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在那边的时候,我最喜欢春天,最讨厌冬天。冬天太冷了,身体都缩小了;春天花儿开放,身体也开放了。到了这边,我喜欢冬天,害怕春天,春天来了,我的身体就会慢慢腐烂。现在好了,我不用害怕春天了。
她高兴。她害怕春天,害怕自己的美丽会腐烂,她很高兴你给她买了墓地,在冬天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就能够去安息,带着自己的美丽去安息。我们都说她不像是去墓地,像是新娘去出嫁,她听了这话伤心地哭了。她想到不是去嫁给你,是去墓地安息,她就哭了。
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里是——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