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正宇执导并与河智苑主演的喜剧片《许三观》于1月14日在韩国上映,当天就吸引了7.3626万观影人次。这部电影改编自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许三观以卖血的方式度过人生中的几次危难。下面我谈谈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1.节奏明快,张弛有度
相比较余华原著而言,本片的故事其实发生了较大的改动。首先故事背景由中国变为了韩国,并且这部电影总体上看是一部喜剧,这和充斥着原著的悲剧色彩是完全相悖的。电影剧本选取了许三观人生中的几件大事:结婚、喜当爹风波、儿子伤人、儿子病危。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完全的喜剧,而后半部分则是让人揪心的苦情戏,而结尾是令人潸然泪下的大团圆。
导演河正宇的功力还是比较深厚的,他对于电影整体的节奏把握非常准确,什么地方该详细,什么地方一笔带过,什么地方开始转折,什么地方高潮,做得非常出色,剧情片能做到这样张弛有度,过渡也非常自然,这一点可以说是对我们国产剧情片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这也让我联想到国产电影,讲好一个故事是目前中国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最迫切要求了,从《绣春刀》这部影片中我们就可见一斑,电影讲不好故事,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这是国产电影的尴尬处境。
2.风格多元,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影片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处,一处是女主角许玉兰刚登场的时候,镜头边缘有模糊虚化的效果,反衬出女主角的美貌。在很多严肃的剧情片里一般不会直接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但是《许三观》做得很好,既没有那种特效廉价感,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另一处是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有了钱,带着许玉兰去餐厅点餐的时候,镜头给了男主特写,并且通过剪辑和配乐,起到了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效果,令人捧腹。
前半段喜剧氛围浓郁,后半段风格一转,苦情、煽情了起来。但是作为观众我一点没感觉到突兀,可见导演对于影片的过渡处理得很好,并且前后两种风格他也都能较好得驾驭。
3.喜剧其外,悲剧其内
影片上映之后,一些读过余华原著的观众站出来质疑,这部电影去掉了原著中非常悲惨的结尾,和原著中充斥的悲剧色彩似乎格格不入,显得好像是为了讨好观众讨好电影局的审核人而刻意为之的妥协产物。
这里我并不这么认为。首先,影片中有不少对抽血场景的特写镜头,我看的时候都觉得有些压抑,我想很多晕血的人是肯定受不了的。其次,许三观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收入微薄,家境贫寒,并且村中绝大多数人和他的境况相同,每到人生需要用钱的紧要关头,他都不得以去卖血换钱,这个核心的情节是没有变的。再有,影片中许三观被人带了绿帽子却无能为力,村中的人也都是爱好围观喜欢在背地里说闲话,在他儿子重病之时,他问变亲朋却几乎借不来钱(大部分人也确实没什么钱),他频繁卖血换来儿子的救命钱撒落地上的时候却遭到群众的疯抢,这种种反映出来的世道艰难、人情冷漠其实和原著是并无二致的。
我也无法否认这部电影为了通过审核、取悦市场做出了一些妥协,但是一部电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原来的小说,并且上映,进而引发观众对时代、人性的哪怕一点点反思,我觉得都是有价值的。相比那些看过就忘的爆米花电影来说,像《许三观》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有深度的艺术创作。
所以,总的来说,这部《许三观》喜剧外表下包裹着的是悲剧的内核。
值得一提的是:
2000年,韩国映画世界株式会老板安东圭买下了《许三观卖血记》的电影拍摄版权。据安东圭介绍,当年有一位朋友把韩文版的《许三观卖血记》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一天晚上他偶然翻看了这本小说,非常激动,立即着手辗转联系到余华,并多次赴北京商讨改编事宜。其实,在安东圭之前,一位意大利导演也曾与余华联系,希望能够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最终余华选择了安东圭。
不过,安东圭说拿到电影改编版权后并未能在第一时间筹措开拍。安东圭和余华都属意姜文自导自演,而姜文从戛纳归来,与余华见面后,也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影片的剧本却一直没有能够通过电影局的审查,结果使得该片没办法在中国拍摄。反复思量后,安东圭决定将该片改编为韩国电影,因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也曾经卖血成风,余华小说里写的也都是韩国人的感受。
由此可见,世界的都是韩国的,中国电影人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些什么呢。
(转载请注明出自简书耳东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