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委托(三)
文/李现风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让我们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和孩子沟通完之后,我心情格外的爽,因为我在去之前和朋友说,我不能保证一定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因为我不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如何,也不知道我是否能打开孩子的心扉,只能尽最大能力去试一试。但交流的效果却让我和孩子都格外的满意。
回来之后,我和朋友又进行了一番交流。
“今天和孩子交流的效果,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我自己都没有想过。”我高兴地说。
“快和我分享一下,我特别想知道。”朋友迫不及待地说。
“首相是孩子自己内心有强烈的想和人沟通的意愿,也正是孩子的这个意愿,为我们今天良好的沟通埋下了很好的伏笔。”我和朋友说。
朋友耐心地听着,并且说:“我们平时不怎么和孩子沟通,自己只是觉得没有必要,需要什么给你就可以了。”
“我建议你尽量找时间,和孩子平时多沟通一下。”我和朋友建议地说。
“我寻找到了和孩子共情的地方,我说我前一段时间心里抑郁到自己都想不开了,没有想到这一句话,竟然使孩子眼睛一亮,应该是引起了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我陶醉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说。
“我们平时没有和孩子交流的意识,当然也不会去找和孩子交流的插入口,更不会找什么情感共鸣点。”朋友唉声叹气地说。
“情感上引发的共鸣,使孩子愿意打开心扉和我交流自己想自杀的念头,我认为只要这个念头讲述出来了,心里的情绪就得以宣泄出来,内心的释放可以使孩子的情绪稳定,自然也可以打消孩子自杀的念头。”我继续回忆着说。
“你教我一下,以后我该怎么和孩子交流。”朋友诚恳地说。
“我只是建议你和孩子多交流,至于怎么交流还要看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之中,如何去走进当时教育的情境,如何去寻找教育的情调,我没有具体的办法,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性,每一次交流也都有独特的情境,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我们也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察言观色’的去找寻着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坦诚地和朋友说。
“那好吧!我往后尽量和孩子多交流,不过这一次还是要多多感谢你,”朋友即无奈有诚恳地带着谢意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找寻一种教育的机智,一种教育的智慧,来引发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抚慰,我们才能以儿童的方式走进儿童的世界,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可能性去引导儿童、成就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