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用了两天时间读完《摆渡人》,觉得此书有些难副盛名,不过是一部魔幻色彩的言情小说而已。姑娘在懵懂里鲁莽,跨越荒原和生死去续缘摆渡人,这让有一点成熟的人不解,也让苍老的人向往。
我处在本学年末,这一年就好像我跨过了的荒原,究竟是要在此岸安逸,还是回到彼岸祈求新生,此书多少也给我一些启示。
一本《带着鲑鱼去旅行》,是通篇的反讽文章。因为译文略琐,当作消遣也就略嫌费力;况且文化差异,有些双关与槽点并不全懂;当作学习幽默的教材尚可,可幽默又哪里是能学来的呢?
从买下《自由在高处》到读完,花了将近四个月。首先责备自己时常荒于阅读,将一本应该集中脑力的书肢解得七零八落。其次不能丝毫掩饰对这本书的崇敬心情,其复杂深邃是使我耗时的重要原因。许多文章非一两遍能够读懂,直到现在我依然对其中一篇文章毫无头绪。更多的文章非一两遍能够过瘾,我的脑中已拟下了一些题目,如果得闲,希望能够写下一些深刻的读后感。
熊培云和王小波同为社会作者,一位在上世纪末,一位在本世纪初,所处时代不同,眼界所及不同,关注重心不同,语言风格也大相径庭。但他们针对社会现象的系列观点,对我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或者应该这样说:我认识性,要感谢王小波;我熟悉思考,要感谢熊培云。
读完或没读完,已经摸过三本王小波的书。从初始便不可释手的喜欢王小波,到现在逐渐有点想要离开王小波,或多或少体现了我的一点成长。毕竟王小波所处的社会,和我所居住的社会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能明白这点,便对自己有点欣慰。不过王小波的模样,大概不会在我的世界里模糊。新买到熊培云的《思想国》,这是他写的第一本书,网评并不非常高,但我读了序和首篇,觉得的确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已经决定要细细读它。
木心。
名字早早便听说过,大概翻了一下《素履之往》,立刻便后悔了。这样的书是容不得随便翻的,否则无从明白意思,无从体会心情。何况即便明白或者体会到了,往往也不是真的明白。通自己全力去感受作者所感受,可能也难以触及皮毛。合上书,觉得是自己年龄不够,见识远远不足;翻开书,更觉得是自己浮躁太多,再怎么细嚼慢咽每一句话,也都感到自己牙糙口燥,愧对珍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