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下午地铁上闲来无事听起了两位大妈的对话,本以为只是为打发发呆的时间没想到却感受了别样的震撼:两位大妈在30分钟内居然讲了足足有5个故事之多,而且两人对话全是靠讲故事!!两位大妈全程情绪饱满脸色飞扬,这让我这种讲笑话能讲的人面无表情的枯燥男子十分吃惊,5个故事完全没有任何人物是相同的,却通过那么故事A与故事B之间那么一丝联系不断的推动,你一个我一个,我只能说直到下地铁我都意犹未尽。
走出地铁之后我顿感这种对话方式是如此的新鲜,但却不能说没见过,或许我们的街坊领居亲戚都是这么聊天,但因为和我们平常工作中对话方式差别实在太大,以至于当你花心思去听的时候突然觉得原来还有用故事来驱动对话 。震惊之余我不禁想问,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一种对话方式?
为什么?
1、易理解,具象化
故事本身十分具有画面感,人物情节情绪等等都很具体,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我们读书时背的种种定义,简洁准确概括性强,但好理解吗!在理解那个概念前我们起码得花20分钟讲课好吗!用故事对话保证了理解的及时、快速,为对话的流畅提供了保证,你无法想象用定义或概括性语言来闲聊时是什么样一种画风。。。
“我家最近那位不大对劲”
“怎么了”
“他用一种或多种方式在不固定的场合与不固定的女性发生了尚未确定的肢体接触”
“....”
当然,易理解自然还会带来一个直接收益,就是易记忆,看过一期TED关于“记忆迷宫”演讲,正是通过编纂故事来形成牢固的记忆,可见故事的易理解和具象化对于人类是多么重要,更不用提及每个民族那些浩如烟海的民间传说故事。
2、更能带动情绪,形成代入感
故事,总是让你情绪波动,看似很平常日常状况:接收故事->情绪变动。仔细想想其实并不合理,因为故事本身从物理上并没传播出什么必然会让你情绪变动的物质,也就是说,接收故事和情绪变动之间还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故事的情绪转化器——想象力。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接收故事->展开想象->情绪波动。
故事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你的想象力,影响你的情绪,所以也会更有代入感,由代入感又衍生了认同/不认同感,持续的推动着对话进行下去。
3、单一且随意的对话路线,轻松没负担
让我们来画张图还原下大妈们平常的对话路线
可以看到,每个故事结束后的路线无需有标准,同时在对话中我每个故事如果需要回溯的话,我也仅仅需要找到上个故事就够了。对话路线无需标准,无需固定,需要兼顾记忆住的记忆量又小,更别提故事易记忆的特点,难怪我们都爱听妈妈讲的故事!
它的缺陷
1、容易带动情绪从而影响判断
如上述,一个情节丰富的故事总是能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从而带动情绪,但有些场合恰恰是最忌讳有情绪产生。工作、投资等需要决策的场景,带着情绪的判断总难免会影响正确的判断。
故事纵然使你沉醉,但不让想象力影响对事实的尊重却是成年世界的必修课。
2、不系统,不适合需要系统思维的对话
什么是系统化思维?作为产品汪,典型的场景就是我们在构思产品需求或产品评审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叙述方式大概如下图
显然,任何一条对话路线的错过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正是一条条严谨的对话线条才能完整的描述完我们的需求。这种或许也可称为系统型对话方式
到此,故事驱动对话的方式使用场合已经比较明显了,当需要劝说、营销甚至漫无目的闲聊时,请记得多说点故事。当需要论证、完整的表述一整套逻辑时,请少用点故事。
在思考完之后,我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个男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