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剧情介绍(来源豆瓣 侵删):
这是一个跟踪拍摄12年的故事,主人公从5岁儿童长成17岁青年。这是中国加入WTO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
2006年,北京一所幼儿园。"孩子王"池亦洋天天带领一群男孩演习打仗,有时也会打人,被家长集体要求开除;"小公主"柔柔是一位文艺童年,一心沉浸在童话里,遭到群体排斥。
升入小学,池亦洋因为成绩不好,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天天挨批,人生陷入绝望;柔柔进入家庭学校,自由自在,但父母为她的未来升学之路发生争论。
中学来了,突然遭遇的橄榄球带给池亦洋人生新方向,他恢复自信,赛场上努力拼搏,生活中却连连受挫:早恋被批,申请美国学校遭拒;柔柔远赴美国求学,成绩连续拿A,但一再被寄宿家庭要求搬离。
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开幕式上他庄严地唱起国歌——这是他5岁时一度天天带领男孩们唱的歌;暑假柔柔回国,重返幼儿园做义工,认识到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午闲暇无事,浏览豆瓣时有瓣友极度推荐一部纪录片,大致是说反映“零零后”的孩子成长和家庭教育内容,于是感兴趣在各大主流视频媒体搜索一圈,竟然发现没有一个视频网站可以播放正片,基本全是预告。不知道是因为版权问题,还是因其他原因,这里就不做猜测。就想问这么好的纪录片,为何不能在视频网站正常播映?
虽然在一些主流视频网站没有找到,但锅盔在网上搜索一段时间后,还是在一个不知名的网站上找到这部纪录片视频。视频应该是翻拍的,非常模糊且画面有点斜,这里就不做资源分享,感兴趣的简友自行去找吧。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锅盔有以下感受:
01.
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小孩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视频中的幼儿园和其他幼儿园不太相同,这所幼儿园重视小孩心智的培育,而不是天天讲“数理化英”。院内虽然没有很大的操场,但有一个属于孩子们的乐园,有沙堆、隧道、木板、泡沫箱等。这一切看似设施简洁、不安全,但其实对幼儿独立、自主等有很多帮助。幼儿园的老师们会对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自信、开朗、活泼等,幼儿和教师的比例差不多接近2:1。正因为幼儿园人性化的教育,纪录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能相对独立和自信。
02.
中小学应试教育,某些时候是在泯灭个性。纪录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接受了东西方中小学教育。女主中学就去美国寄宿念中学,男主则是在中国某学校就读。女主在美国学业非常突出,深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但因和寄宿家长出现文化上、观念上的问题,自身感到无力和委屈,最终在念完大学回国担任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志愿者。男主在小中学期间,非常不喜欢学习,每每被老师批评教育,曾几度奔溃,但男主中学就迷恋上美式橄榄球,最终父母和男主商量后,决定出国念书并继续橄榄球生涯。从影片中,某些角度可以看到,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出了问题。
03.
父母的支持、陪伴和教育,同样对孩子发展非常重要。纪录片中的父母年龄都不算太大,大致在三四十岁左右,大部分都能接受各种现代教育新方式,也在积极探索属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因此在父母的大力护航下,男女主人公才有如此精彩和美好的将来。两个家庭的家长都相对比较开明,记得女主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不能让一片叶子遮住孩子的未来,要长远的考虑,要让我孩子成长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中(叶子是指考试)。”锅盔认为很有道理,考试成绩不是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只不过我们大部分父母把它当做了唯一标准。
04.
零零后远远不仅是我们看到的,他们也会拼命奋斗、努力前行。锅盔因为职业的缘故,接触的零零后相对较多,其实对他们的行为举止有很多迷惑,也有很多好奇。谁会穿着“奇装异服”行走在大街?谁会那么“没心没肺”的撒欢,无所顾忌?谁会面对自己的未来如此坦然?等等。可是,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零零后,看到了他们的勇敢无畏,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看到他们的脆弱和无奈。
好的纪录片被埋没,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这样以后就真没什么可看的了。
文化需要土壤,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东西。
文 | 锅盔 二零二零年六月二十七日
原创内容,转载须联系作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