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稍微有点古诗词素养的国人都知道这是中晚唐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然而,你若是不知道这首诗是诗人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首,那么你知道乌衣巷在哪吗?这一问少说得问住了其中的一半人。告诉你,它就在金陵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畔,朱雀桥边。
悠悠秦淮流过千年烟雨,流经十里沧桑,点缀其间的是历史散落的朵朵“落花”,弥漫其半空的是朵朵“落花”散发的千百年余香。
乌衣巷便是这朵朵“落花”中最早放的一朵,它点缀于秦淮河南岸,朱雀桥边。这朵“落花”的“花种”植种于三国东吴时期的一处茂守石头城的禁卫军军营,因该军营驻地内的士兵皆身着黑色制服,故名“乌衣营”,后为“乌衣巷”;至东晋,王、谢两大豪门望族聚居于此,乌衣巷一带由此商肆林立,商贾云集,人流如潮,笙歌如沸,成就了其百余年繁华,并留下了王羲之“坦腹东床”“东床快婿”之趣闻和王献之“桃叶临渡”之佳话,此时的“乌衣巷”可谓枝繁叶茂,花色鲜艳,花香浓郁;然隋唐以降,雨打风吹,逐渐地枝枯叶落,花飞花谢,六朝的脂粉顺流而下,繁华的旧梦随风而逝。往事已如烟,盛景恰如梦,目睹如此衰败冷落荒僻景象,诗人刘禹锡不禁无限感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双目所及已今非昔比:曾经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边,如今已经长满了野草野花,曾经熙熙攘攘的乌衣巷口,如今只见残阳斜照破巷落下的孤独寂寥阴影。曾经栖息于王、谢豪门高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如今它们的后代却只能飞往寻常百姓家的矮屋细椽。
衰则衰矣!败则败矣!然一首脍炙人口的《乌衣巷》却令其名声大噪,声名远播,前来访古探幽、寄情诉怀之文人骚客络绎不绝。及宋,尤其是明清两代,秦淮河畔,朱雀桥边,乌衣巷口,金粉楼台,画舫凌波,桨声灯影,笙歌不绝,繁华如梦般再续,春花如霞般盛开。到了近代,风雨再度袭来,梦碎花落。
而今,暮春日落,夕阳如醉,我偷得半日闲暇,独自来到秦淮河畔,朱雀桥边,乌衣巷口,这儿再一次商肆林立,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笑靥如花。与巷口两侧的喧闹繁华不同,漫步静雅的乌衣巷内,雕花飞檐,灰瓦白墙,紫门紫窗,窄巷青路,绿树红花,古井清水,二三游人走走停停,寻寻觅觅,诗意、惬意、韵味满满。忽尔天空飘起雨丝,从身边走过一娉婷貌美体香的妙龄女郎,穿着紫色长裙,一手提着紫色坤包,一手撑着紫色雨伞,恰似一朵紫罗兰飘过,我正欲邀她同行,她却已然走远,正欲加快脚步,从身边又走过一妙龄女郎,一样的娉婷貌美体香,只是紫罗兰换成了栀子花,她和我一样走走停停,寻寻觅觅。
闲暇漫步乌衣巷内,空中雨丝轻飘飘,脚下青石湿漉漉,身旁佳人笑眯眯,天公作美赠雨丝,佳人默契并肩行,同品那一段流年,同嗅那一抹余香,同觅那一丝古韵。此时,头顶无伞,衣衫淋湿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