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上午,阴。
可能由于各个报告的直接内容对于我的首要工作而言并不直接相关的缘故,所以坐在“培训班”的现场,思路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绕到“元认知策略”(元报告?)的角度,会琢磨那个讲台上的人“之所以如此这般”的可能原因。
所以今天又联想到了关于“报告”的一些细节问题。
今天上午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月霞副主任带来的《两项改革与教研转型》报告,她没有使用培训组织者依经验为她设定的《中国教研的价值与使命》命题(是她在之前华东师大有关活动的一个主题,网上搜得到相关介绍,因为我们在第一天拿到研修日程时就搜过——学生知道下学期某某老师会教他们后会首先做什么?)
我猜,刘主任一定是专门备了课的,所以才“临时”变更了自己的报告主题。
坐在培训现场中,我们在苦苦寻找什么?
站在培训讲台上,我们应该考虑些什么?
(一)“站”在讲台上,当有更大视野
一样的视野,台上台下的交流那叫“经验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年会上选几个优秀教师到台上发言,大抵就是这种相近视野的交流切磋。
但在“培训班”的讲台上,不注重视野的开放性,经常是“站”不住、“站”不稳的。
刘月霞主任的报告中,上到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思考,下到各地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的分析,远到国际视野的评价改革趋向,近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学改革经验的推介……用“纵横捭阖”形容可能稍过,但“大开大合”的视野,让她的观点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在我所经历过的培训班或者报告会中,陶西平先生是“大视野”的大家,他善于捕捉利用各种信息来为你讲解最朴实平常的道理。
就事论事,读读文件提提要求,那样的“报告”,不作也罢。
(二)“站”在讲台上,当有不一样的角度
不一样的角度,带来对同一事物的不一样的解读。
“她竟然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这个文件!……”这样的感叹在今天的现场不断涌起。刘月霞主任从新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并提出教研转型的原因与方向,这比起传达文件式的布置新高考、宣讲先进理念与标准领读式的学习新课改、逮住“转型”说教研发展等等就有了不一样的角度——第一天郑燕林教授提出的观点“联通”在此同样“适切”——“联通”起来看待具体事物,这本就是与惯常封闭僵化思维不一样的角度。
在新高考、新课改、教研转型“分头”在大家面前耳熟能详得颇有些懵懂浑浑的时刻,刘主任关联起三者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道“大菜”,新意顿生,吸引力大增。
就着教学议论教学,靠着标准解读标准,千篇一律的角度,就好像某素养课题组众人在各种场合用相似的课件从完全一样的角度分别罗列介绍了NNN多次,却终究乏善可陈,引起的只是大家对某素养的一直困惑,及至疑虑。他们或许都是大家,但未必学会了如何“报告”自己。
人云亦云,是我们最经常告诫一线老师们要尽量避免的。既如此,千篇一律的“报告”,何必再作?
(三)“站”在讲台上,当有更深的理解
共同关心的事务,大家为何要安静下来听你“报告”?最大的可能应该就是你在相关领域某方面认识见解的“深度”。
曾有专家罗列了教育教学中的种种现象,使用的都是网络上搜罗到的趣图,提出的命题都是各界普遍关注并思考破解对策的真实问题。但作为“站”在讲台上的报告者,列举完了却并不提供相应的建议——说到心坎里了,却没有提供破解纠结的钥匙,这样的报告现场可能换得频频点头认可,合上笔记走出门来,却发觉困顿的“涛声依旧”!
刘月霞主任在谈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时,解释了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标准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的理由:
基于三个不争的事实:①中国是分科课程为主的教育;②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③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课程的贡献。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所必需的策略:①分科教育的实际;②充分挖掘每一学科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贡献,让每一学科发挥好育人功能。
这样的解释,尤其是对“中国分科教育实际”的态度与认识,相较于其他人有关核心素养或课程改革的解释,就具有了相当的深度,让人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
如轻风浅浅吹过的报告,可能轻松愉悦,但在触碰改革深层方面,总会有种隔靴搔痒的无力感,实效上或许不及疾风劲雨的痛快。
有深度的“报告”,才可能蕴“道”。
(四)“站”在讲台上,当有更新的资讯
昨天,王春光老师讲论文写作的时候,提到“一稿多投”的问题。与此相应,我们也经常面对专家教授们“一稿多讲”的问题,王春光老师在自己以前课件的基础上,修改补充了不少新的内容完成了自己的报告。刘月霞主任也放弃了自己在华东师范大学报告过的讲稿,架构了新的报告框架来“站”在今天的讲台上。
这方面的大家是陶西平先生。即便相似的题目,听第二遍的会觉得比听第一遍时多了新的东西,听第三遍的时候会觉得比前两遍又多了新的内容……
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众多层次的变化,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说瞬息万变,也总是有所不同。比如刘主任提到了对杜郎口经验的认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专家对核心素养的不同声音……
更新一些的相关资讯,与更深一些的思考,都是一场精彩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坐在台下的重要期待。比如刘月霞主任在复述教研工作六大转型要求基础上,在大家普遍关心的课程教材中心工作要点方面介绍了他们已经及将要开展的具体工作——现场能感觉得到,大家对此都挺感兴趣。
(五)“站”在讲台上,当有“你”有“我”
一场报告,无论算不算“盛宴”,都需要有“人”。我喜欢能从中寻觅到“活人”的“报告”。
但在有的人那里,“站”在讲台上,永远只能听他絮叨所谓的知识体系规律原则,照本宣科很多,现实例证很远,于是枯燥乏味。
郑燕林教授还没讲完,就把一个川妹子形象,把“我家老李”,把“我家孩子”,不经意间活脱脱揉在了报告中呈现给你。
刘月霞主任通篇报告中,或大或小,关于“你们山东”“你们那的杜郎口”“你们作为教研人员”“你们那儿有个校长”……关联到了她的娓娓叙述中:
(主持人请她坐下讲时)“我担心大家看不到我。”
“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山东教研的新起色。”
“我希望这样的培训能持续,形成制度。仅有一次是不够的。”
……
了解自己,了解学习者,将“我”与“你”作为资源穿插利用于报告过程中,这一直我认为的“自己喜欢的报告”的特征。
以上是站在“培训班”讲台上所应具有的“主旨追求”。
从各位专家报告中,还有诸多“提优策略”对我有借鉴参考价值:
其一,能站着不坐着,站着讲的效果都不错
牟平家具厂以前有个“吉斯沙发”,广告语设计是“站着人的向往,坐着人的享受。”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坐着说话的一般是“老领导”,而且一般叫“讲话”,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是“声音”而不是“内容”;而站着的,多数是“平等交流者”,多数叫“发言”,重要的是音容笑貌与观点复合形成的“感染力”,需要靠这些渲染内容,所以得让人“看得见”。
可能受华东师大陆有铨教授影响吧,当初陆老师在山东师大上大课作报告时,无桌无椅,牛仔长裤帆布鞋,落地话筒手中斜持,有明星一般的风范,字字珠玑。
从那时起,我就不喜欢坐着讲了。(据说,一线老师上课坐着说话的话曾经算“事故”。)
[华东师大李政涛老师比较特别,他坐在台上,一台笔记本,打开空白WORD文档,所有的文字都在娓娓道来中一字一字地现场打出来,那是我所见过的最高境界的报告]
其二,有好书,多推荐,再精华的观点都需要铺垫
今夏参与的培训活动多数都有好书推荐,比如郑燕林老师推荐了叶澜等著《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和赵大伟主编《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刘月霞主任再次推荐了闫寒冰老师翻译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格兰特·威金斯等著)。
我们的假设是:一线教师的专业阅读需要引领;专家教授的报告都有其更宽的理论素养来源,可能主要是书本;依据报告交流内容进行的书籍推介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所以,需要多推荐好书,在报告过程中,或之后。
其三,如刘月霞主任这般,继续保有自己的激情,万一换得些共鸣呢?!
最后,要站在“培训班”讲台上,“主旨追求”也好,“提优策略”也罢,真正关键的其实是台下之功——好好工作,认真思考,不断超越自己。
是不是混子,往台上一站,多数人还是看得出来的。不是么?
据此自勉。
□曲文弘,于长春东师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