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很辛苦,晚上回家只想上网下下围棋。但是人总要有点志向,应该做点什么,我会做而且乐于做的就是写东西。那就继续写世界尽头吧。盘点我写过的地方,多数都挺冷的,今天我写一个更冷的。
这个地方,冷到发现者必须制造一个骗局――格陵兰(Greenland),好忽悠乡亲们跟他一起去受罪。
那是982年,当时冰岛住着北欧海盗维京人,有个大头领叫埃里克森,长着一头红发,因此又叫红发埃里克森,他杀了人,故乡容他不得,只好驾着一条船出海去碰运气。几个月后埃里克森回来了,逢人便说他在冰岛西边发现了一大片绿色的土地,鼓动大家往那里移民。埃里克森有足够的威望,因此很快组织起一支500人的队伍,乘坐25条船扬帆驶向格陵兰。
埃里克森有没有骗人?可能他自己没觉得,因为他在格陵兰南端登陆的地方的确有一大片绿草地。问题是那里也就这样了,草地是有,但冷到长不起来一棵树。庄稼能不能长似乎有点争议,有人考证勉强能长一点,有人说长不了。事实上,别管能不能长点庄稼,后来格陵兰的粮食全靠从丹麦、挪威进口。更要命的是,维京人找不到森林也找不到铁矿,就没有办法维持他们的航海生涯,因为造船或者维护船只最起码得有木材和铁钉吧。于是他们发现自己本质上是被困在格陵兰了,他们拼命捕鱼狩猎,好跟南边来的商人交易木材和铁钉。
这样的生活维持了10年,到992年的时候,格陵兰的维京人感到必须解决资源问题,于是一部分人在埃里克森的儿子带领下向南航行。南边温暖,至少有森林。他们还真到达了一个有森林的地方,他们给它起名文兰。据考证,文兰就是今天加拿大的纽芬兰。因此,最早“发现”美洲的不是哥伦布,而是埃里克森的儿子小埃里克森,早了整整500年。
是怎么考证的呢?考古学家在纽芬兰发现了古村落遗址,建筑形态跟维京人的传统习惯相似,证明北欧海盗关于文兰的传说没有吹牛。所谓村落,其实也就是几间木屋,由此判断维京人的居民点从来没有超过几十人的规模。这几十人一方面要应付文兰比格陵兰好点有限的气候环境,一方面又要时刻提防林中印第安部落的袭击,因此没坚持几年就放弃了。
现在,格陵兰人哪也去不了了,只好继续他们的捕鱼生涯,可能还从大陆引进了一点点羊。我判断,格陵兰那点脆弱的草地,没可能养很多的羊。但他们的确一度生活得有模有样,甚至教皇还在当地任命了一个主教。
随后500年里,格陵兰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个是爱斯基摩人从西边渐渐移民过来,一个是气候越来越冷。今天我们觉得爱斯基摩人很落后,但他们是适应寒冷环境的高手,因此格陵兰维京人在跟他们的竞争中渐渐落了下风。而且15世纪前后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期,格陵兰终于变得不再适于居住,于是维京人社区从那里消失了。考古证明,最后几代格陵兰维京人普遍营养不良,但无法确定他们最终消失是由于饥俄还是爱斯基摩人的进攻。总之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今天格陵兰作为世界第一大岛,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万,80%以上是爱斯基摩人血统。但是,那里名义上仍归丹麦管辖。上个世纪初,丹麦和挪威争夺格陵兰的主权,为此还闹上国际法庭。国际法庭最后判给了丹麦。
故事讲完了吗?不,还有一半。这一半我来讲一个叫魏格纳的德国人。大家可能都听过这个故事:魏格纳躺在床上生病,无聊中端详墙上挂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轮廓跟拼图似的几乎能够完全重合,而它们中间却隔着一个大西洋。这是怎么回事?还好魏格纳拿的博士学位是天文和气象,而不是地理学地质学,因此他头脑中没有那么多“专业”的条条框框。他猜想,非洲和南美洲,甚至欧洲和北美洲,亿万年前一定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后来彼此漂移开了。
魏格纳生病是在1910年,爆炸性的大陆漂移假说也诞生在这一年。
说它爆炸性,因为这个假说完全违背了人们的固有观念――如此坚实的大陆怎么可能像两片树叶一样彼此漂移开了呢!很遗憾,魏格纳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大陆竟会漂移,因此他被学术界批驳得灰头土脸,说名誉扫地也不过分。
但是我们不要小看魏格纳博士,他曾经是热气球飞行的世界记录创造者,他的雄心和玩命精神不可低估。他似乎感到有一个地方正在召唤自己赢回失去的荣誉,当然更重要的是给真理一个交代。
好了,魏格纳选中的这个地方就是格陵兰。他确信自己可以在那里找到大陆漂移的证据。的确他找到了,证明格陵兰每年仍在“漂移”一小段距离。但是那里的暴风雪终于也打倒了他。1930年11月2日,过完50岁生日的第二天,魏格纳消失在格陵兰冰原深处。他的尸体第二年才被人找到。
魏格纳的未竟事业,由后世地质学家完成,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不了的,终于由板块构造理论完美地解决了。无论如何,非洲和南美洲史前的确曾经连接在一起,甚至所有陆地都曾经连接在一起,只不过后来彼此分离了。
哪怕是格陵兰这种整个一个大冰砣,它也有过温暖的气候,长满过森林。是的,野百合也曾有过春天。
这篇文章,讲的其实是雄心,红发埃里克森的雄心,魏格纳博士的雄心,正是由于这种雄心,人类才可以在世界尽头开疆拓土,或者追求完美的知识直至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