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历史学家习惯称之为“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奠定和巩固了中华文化的根基,这群思想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先秦诸子”。大凡人们经历事情之后,都会更新思想认知,以为自己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新境界,其实这些所谓“新境界”都能在先秦诸子著述中找到发端,因为他们所思考、讨论的问题实在已经全时全空、包罗万象了。然而,诸子研究的问题却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如何达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说的再浅白些,就是人类应该以何种形态生存、管理。为大家所熟知的诸子,像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墨家的墨翟都对此进行了详尽阐释。孔子认为,应当施行仁政,就是要“以德治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把孔子的路放在最中间的话,那么“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孟子就要往左一点,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还要更左一点,法家的韩非就在最左边了,他提倡要用好奖惩两面、法术势三刀,这可以说是“以法治国”的雏形了。秦国因为法治得天下,又因为法令过于严苛失去民心,这并不是“以法治国”的问题,而是“要用什么样的法”的问题。相比于儒家,道家指明的路要往右走,他们既不赞成以德治国,也不提倡以法治国,而是向往“若烹小鲜”、无为而治的政治生态。墨家更特别,他们不像其他学派一样形散,而是像一个组织,或者说像一个政党,像一个政治集团与军事集团的联合体,这一点从“墨子救宋”的故事中可以略窥一二。回头再看孔子,他一直在中间吗?没有。他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时候向左走了,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时候又向右走了。那么,孰高孰低?我觉得,儒道法无所谓高低,大家各擅胜场,都可以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各领域。在心灵层次上,我们可以向道家学习,沧海一粟,蜗角虚名,何必相争?在做人层次上,我们可以向儒家学习,立身行道,中庸而为,兼善天下。在做事层次上,我们可以向法家学习,雷厉风行,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我们虽然已经远去了先秦诸子的时代,但先哲思想的光辉仍将闪耀在灿烂星空中,让我们受用无穷。
也谈先秦诸子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两天的杨寅导师《NLP教练型父母》课程让我有非常大的收获,两天走下来真心不轻松。发现自己有很多框被触碰到了。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