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跟朋友聊近况,说最近工作和生活压力都有点大,进而也跟我吐露了一个她最近困扰的人际关系。在机缘巧合之下,她认识了一位年长一些的优秀异性(暂且成为A先生吧)。他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教给她很多,平时也会时不时的关心她,在她困惑时给予指导,压抑时予以疏导。面对这么一位成熟而具有魅力的异性,渐渐地,她感觉自己好像喜欢上了他,期望有更多的与他相处的时间,但后来每次相处都没办法深入,不知道聊什么。
我问为什么,她说可能是自己想与他有更进一步的关系,但知道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很大,不论是物质上,还是阅历、经历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她不知道该怎么达到这个平衡,她不自信。
所以,在后来的相处,朋友希望自己能够让他感觉自己更成熟一些,不想让他觉得自己还只是个小女生,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的弱点和困惑、不懂,想让他只看到自己强和好的一面(朋友也是这么做的),想自己能跟他达到一个磁场相当的交流氛围。然而结果就是像目前这样,每一次沟通好像都没什么话题,不知道还可以聊什么。甚至A会告诉她,你不用在我面前装,你有别人没有的特质和优点,自然就好。这让朋友觉得很困惑。
听着这里,其实这是一种纵向思考人际关系(《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的做法。脑子里也想到了《被讨厌的勇气》里的一句话——我不出众,但很平等。讲的是一种合作式的关系体验,也说出来跟朋友探讨,虽然不一定完全贴合朋友的情况,但感觉若能灌输给自己这种“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观念,或许会在之后的相处中,更坦然一些,让自己更自信一些,不用这么纠结该说什么,可以聊什么,就真诚的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就可以了,也不会没话题。
何况,如果只是拿着A已经有的东西和品质来衡量和比对自己,那自己肯定是弱的,这也是人家用过往的时间和经历沉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至少在奋斗的时间长度上就不具有可比性,何来的对比,也许向他请教他是怎么在过去的时间里努力,达到他现在的水平的,咱再花上他的这些时间,也许就也能达到这个高度。所以何必拿别人用以前的时间和努力换来的成就打击自己还未用现在的时间和努力可以赢来的未来的信心。
我们在别人成功的维度上或许是不出众的,但总归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是别人没有的。就像A说的,朋友有她的独特之处,她有着这个年纪独有的朝气和活力,有着让人忍不住想亲近、没有戒备的特质,也有着这个年纪该有的纯真和率性。而这些未必不是别人想追求和想要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有这个人生阶段的精彩和意义,而每个人的阶段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当我们能跳出一个狭小的对比空间,在更大的范围里去判断的时候,也许就不一样了,也不用自卑——我不出众但很平等。
不论是在和异性相处还是其他关系的相处中,从自身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感,找到和发现自己的存在或许就会让我们更平和、自信的面对遇到的每个人,也会让人感到更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