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写得不好是少数让我糟心的事。
俗话说的好,上帝关上你的一扇门,也会关上你的一扇窗。在我分手后的第四百天,简书写文的第一百天,我光荣地被拒绝成为一名签约作者。实话实说,当我收到被拒绝的消息时,是有点小失望的。在简书写作了大约一百天,我基本做到日更,我第一次一个多星期都没写一篇文章。
其实失落的情绪在我吃了一碗麻辣烫之后就没有了,正如灵魂舞者尼古拉斯.赵四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段麻辣烫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我一周没写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一周也没写一篇文章,外加工作很忙。但这周,我看了两本书,思考了两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你能写得更好?
一.先说两本书
这两本书,让曾把“写作“当作我简历中“特长”一项填写的我,觉得自己可能这辈子都没戏了!
但是冷静了一下,看看简书首页的文章,我甩了自己两个巴掌:醒醒啊,签约作者也没他写得好!
这两本书是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都很简短,我都看了三遍。读完第一遍,我的感觉是“我勒个去,我的文章真是烂啊,竟然有文章可以写得这么好”。读完三遍后,我的感觉是“我勒个去,竟然有文章可以写得这么好,我的文章真是烂啊”。
《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里有种很生猛的东西,阳刚又气象万千,仿佛全通着天地古今。阿城白描的功力深厚,一出手即惊为天人。后面几篇小小说也个顶个的好,文字如点穴,生生把人拽进那时空,魂飞魄散了。
我喜欢《棋王》里阿城的描述,尤其是最后的车轮大战时,对王一生的描述。每一个字,都象一击有力的拳头,带着寸劲。笔笔如刀,雕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好画来。
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嘿嘿的似俯视着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象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散开来,灼得人脸热”。
阿城对动词的拿捏更是登封造极,随便从阿城的《峡谷》选一段:
山被直着劈开。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
白描最显一个作者的文字功力。如果要学写文章,白描可以作为最开始时最基本的写作训练方法。白描是最基本但也是最难的修辞。动词是每篇文章都会出现的,但是能把动词运用到如此有质感的,凤毛麟角。很多人擅长形容词,擅长比喻和排比,能写出华美的句子,但真不一定能用好动词和白描。
也能理解,毕竟花架子的永远比真功夫的看起来帅点。我的文章里,简书的首页里都有些花架子的文章,但是看看“三十日热门”里的那些文章,大部分都是有真功夫的。
写到这里,我不禁看了些“三十日热门”里的文章,不由又甩了自己两巴掌:醒醒啊,别放弃啊,三十日热门的文章写得也没这么好。
二.再谈我思考的两个问题
我反复看主编发给我的那条消息“希望你在文章的深度和影响力方面继续努力”,我发现主编给我埋了两个大坑,第一个是有深度这是相对的,第二个有影响力这也是相对的。一脸懵逼的我觉得自己比起那些烂文是相当有深度和影响力的。
但是冷静后,我又甩了自己两个耳光,主编说的在理,你的文章比起阿城的文章,真是既没深度,又没影响力的。
我揉揉嘴巴,开始思考两个实际的问题:1.我需要改变什么?2.我需要坚持什么?我发现这也是很多写手都关注的。
1.我需要改变什么?
我在简书上主要是写时评和书评。时评的首页通过率是91.6%,书评的首页通过率是90.22%,有8000个喜欢,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我的粉丝数很少(因为他们看不到我的颜值),我的风格也不明显,我还达不到那种“哇,西风漂流的文挺有见地,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
而我明白,要想成为签约作者,乃至更高的目标,那些是需要做到的。
时评是门槛不高的一种题材,其开放程度,让我想起了一个应聘热门的职业——销售。是啊,谁都能对某个事件,某本书说上两句,就像谁都能喊两嗓“两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你买不了上当”。但当你写得多了,你会发现,要当高手真的不简单。正如好的销售,都是万里挑一的王牌。
写好时评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和大量的材料积累,这是内功。一些好的时评作家、评论员,诸如刘瑜,梁宏达等,都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即使博览群书,面对一个热点事件时,你还是需要很多资料的收集,这样才能做到客观专业,有理有据。我的积累还不太够,只能靠勤奋地阅读和分析整理资料来弥补。内功愈发深厚,准备越发充分,写文才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这点时评作者一定深有体会。
把大家都不懂的东西说得大家都不懂的,那是“叫授”。把大家都懂的东西说得大家都不懂的,那是“砖家”。把“叫授”和“砖家”的话总结说出来的,那是“领叨”。厉害的时评作者能把一个艰深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哪怕你是一个体育的门外汉,经济的门外汉,看了他们的文章,你都能发出“哦,讲得真透”的赞叹。这点我还需要提高。
写时评还需要鲜明的风格,这叫招式。这适用于所有的写作。不管是文字风格、格式风格、表达风格,只有风格突出,才能打出名堂。刘瑜的丝丝入扣,周立波的幽默,韩寒的老辣,王小波的既幽默又老辣,都让人印象深刻。而我的风格,就像一盘辣不够辣、甜不够甜,结构也不分明的杂烩,缺少火候。所以有时,我发现有些热门时评写得不算深刻,但它们一辣到底,风格明显,读者反而印象深。
有内力,有招牌招式,简书是个比武的好擂台,不会埋没真高手!
2.我需要坚持什么
很多作者会在不同领域跳来跳去,一会儿鸡汤,一会儿游记,一会职场,一会儿干货。这无可厚非,一来很多人不是为了当签约作者而写作,就是为了写点字儿。二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我还是会坚持目前写作的主要领域,做到聚焦。
第二个坚持是我不会大改我目前写时评的一个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试着想办法解决问题。
很多作者都是提出问题,表达下自己看法就完事,甚至很多大的时评专栏也是这样。不可否认,很多人确实也写得很好。但是我觉得与其写出一篇大快人心的谴责“出轨者”、“肇事者”、“不法经营者”的文章,不如提点建设性的意见。哪怕你的意见是不对的。当然很多难题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我会查一些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做法的资料写进去,让大家参考。
热点谁都想蹭,谁都想发声。但是如果止于扯两嗓子道德正义,我觉得未免太可惜了。哪怕会影响文章的情绪感染力,我还是会坚持在文章中加上自己的建议。
第三,我还会坚持一些实验性的时评和书评写法,目前的时评写法大都是议论文+新闻的写法。我之前写一篇网瘾少女的时评时,用了推理小说的写法,前面像一个悬疑故事一样,后面用破案的口吻写网瘾少女弑母原因。我写《V字仇杀队》的书评时,用了书信体的写法,通过女主角给V的信,去评价这整个故事。这些尝试,有的受到鼓励,有的受到批评。但我会坚持下去,就像当年中央十套《探索发现》,创新地使用了像讲悬疑恐怖故事的叙述方式,才从万千科普节目中脱颖而出。我觉得对于写文也应该这样。
最后最主要的是坚持写下去。工作忙、没灵感都是常见的困难,也是常见的借口,方法总比困难多。我建议那些时间紧张的作者可以用语音输入的方式写作。我有几篇文章都是我在路上对着手机“说”完的,安利一下“讯飞输入法”,你用了就会发现它惊人的便捷。
对于做不到笔走龙蛇的我,先做到笔耕不辍吧。
我要感谢时事评论专栏主编“人生跟着感觉走”和体育专栏主编Rosalindcong一直对我的鼓励。每当看到专题内的好文章时,我都会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时他们一个不经意的评论就能给我很多启发。
曾经有个读者和我说“小伙子,写时评的都是老手,你才多大,你才多少阅历,怎么写得好?!”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努力不一定会有好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我拒绝这种看上去的舒服。阅历是靠感悟的,天分不足是可以靠勤奋弥补的。社会需要年轻人发声!我虽是个乌龟,但我不停地走,总会超过一些乌龟和睡觉的兔子。
况且人生除了陆路,还有许多水路呢。
凌晨四点就睡不着的篮球巨星科比曾说过:“胜利可以给你力量,那么失利也能。”在我失恋四百天,简书写作一百天的日子,申请签约作者被拒,我把它当作给我的鼓励和力量。
写到这里,我竟然有点感动。不是因为我写了一些励志的文字,而是我发现和失恋相比,申请签约作者被拒简直不值一提!
所以努力吧,写出更好的文章来,相信女朋友也会来…………的………吧⊙ω⊙
谢谢你们的鼓励!一起加油!(^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