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麦子班级小朋友共读《狼国女王》,老师要求一周内读完。
因为麦子一周之内能独立读完的书基本都还停留在200页以内的书,所以这次的任务对她来说有点难,在这一周的阅读中,她常常告诉我其他同学飞毛腿般的阅读进度——
“妈妈,××两天就看完了这本书。”
“妈妈,××已经看到196页了!”
“妈妈,今天我又没有看够40页!”
“妈妈,可以明天早上6点叫我起来看书吗?”
她的话也将压力传染给了我,当我听到其他孩子都这么飞速阅读时,心里也有些着急,我也不知不觉焦虑起来,虽然我偶尔会安慰她:“没关系,阅读主要是读懂,能走进书里,而不是比赛谁读得快。”但是也常常在看到她玩耍时催促一句:“快点去看《狼国女王》!”
不过麦子仍然看得很慢,我见班上都没有家长在群中说这件事,我想麦子可能是班上看得最慢的那几个娃之一吧!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麦子的慢中我也有所发现,她虽然也为自己的慢着急,但是她并没有为了赶速度而敷衍地翻书,在阅读中她常常会找到我讨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让仅用一个半小时翻完这本书的我自觉有些汗颜,通过她的问题,我才进一步地走进了这本书,发现了这本书的很多价值,也让我和她更深入地聊了这本书。
麦子在阅读过程中问我的第一个问题:“紫葡萄情商、智商也太高了,是一只真实的狼吗?”
因为麦子曾经听我读过《重返狼群》,对紫葡萄的真实怀疑的依据来源于:格林也是一只聪明的狼,但是格林也会常常犯错误,可是紫葡萄好像太完美了。
对于她的这个问题我在蒋军晶的《和孩子聊书吧》找到了答案——“沈石溪笔下的很多动物实际是披着动物皮毛的人而已。也就是说,他的很多故事还是“拿动物说事”,借动物来讽喻现实或抒发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点,沈石溪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小说里又加入了大量的文学虚构,很多动物的心理和行为都有夸张的成分。因此,在和学生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的时候,必须说明这一点,他们读的主要还是故事,而不是真实的自然。”
麦子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困扰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强调斜斜眼、歪歪脖的经验丰富,在每次狼群捕猎时几乎都要强调。”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好合适的答案和她讨论,还在和她摸索中。
麦子的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紫葡萄会格外偏爱黑狮鬃?”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狼社会里公狼和母狼的角色定位,分析了紫葡萄作为妈妈又作为狼王的双重心理。
麦子的第四个问题是最让我惊讶的,她问:“在羊羔带来的血光之灾那一节,为什么紫葡萄没有想到像救黑三那样,让整个狼群在上面拽着一只狼,让那只狼的尾巴垂到陷阱里,用尾巴试试能否救出从陷阱里向外跳的小狼呢?”
这个问题让我看到她在阅读中已经养成的批判思维习惯,更给我们的讨论增添了很多空间,根据她的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狼群用尾巴救小狼的风险,进而谈到如果用这个办法救出了小狼,狼群的命运会如何改变,情节会怎么转折?
最后引申讨论到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安排这样的情节?
通过讨论,她初步明白了文学中的冲突设计,她开始了解作者的这个情节设定让紫葡萄作为母亲和狼王的双重角色产生冲突,这个冲突展现了紫葡萄作为狼王的特质,虽然她是母亲,但是她更是狼王,作为母亲,她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这是她当时决心当狼王的动机),作为狼王,她更要为自己的狼群负责。
通过麦子一步步问题的深入,我们聊书的范围越来越广。麦子在和我讨论了这些问题后,还问我:“你有什么问题要和我聊聊吗?”
于是我们聊到了“紫葡萄的名字可能是怎么来的呢?”,“你最喜欢其中哪只狼,为什么?”,“紫葡萄成为狼王得到了哪些狼的帮助,这些狼为什么会帮助她?”,“故事中每只狼的死都不一样,你觉得这些狼的死对狼群有什么价值?”。
在讨论“最后发冲为什么要带领宛莫沙狼群来归顺紫葡萄?”时,麦子也说到了很关键的一点:“如果紫葡萄是公狼,是不会有这一刻的。因为紫葡萄是只母狼,所以她才能了解另一个狼妈妈的心情,才会放走发冲的妻儿,而就是这次放手,才让发冲最后能带自己的狼群归顺它们。”
狼国女王和狼国男王的不同,就在这一点!
这本书虽然读完了,但是在麦子心中也种下了个疑问,她说:“我很想知道黑狮鬃离开狼群会怎么样?它会像歪歪脖一样回归紫葡萄的狼群,还是会自己组建一个狼群呢?我觉得这可以是沈石溪的下一部关于狼的书。”
是的,麦子确实读得很慢,不过她的慢读为我和她打开了一扇五彩缤纷的聊书之窗!
慢读自有慢读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