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父亲?朱元璋竟给朱标抬去了一箱白骨
元至正十五年,太平陈迪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的啼哭,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欢喜。后朱元璋自立吴王,将这个孩子立为世子,一年后,明王朝建立,又随即被立为太子。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就是懿文太子——朱标。
朱标被立为太子后,便开始和明朝这个新生的政权一起成长。朱元璋为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继承自己打下的万里江山,可谓煞费苦心。当时无论是开国元勋还是后起之秀都兼领东宫官职,围绕太子身边。朱标生来即享荣华,没有过戎马经历,一旦自己龙驾在外,太子监国时有事发生,朱元璋希望这些人能像当年的周公一样,辅佐太子左右。朱元璋还设立大本堂,将古今书籍充盈其中,四方名儒轮班为太子及诸王讲课,又选俊才之士伴读太子身边。朱标就在这样严格而正规的教育中,成为一名满腹经纶、恪守礼法的储君。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下令,今后一切事项可让朱标处理,然后上报自己。朱元璋告诫朱标,创业之君因诸事亲力亲为,因此熟悉人情,凡事能处理妥当。而守成之君,因生长富贵,如果平日不多加历练,很难有不犯错的。所以,朱元璋让朱标与群臣接触,听大臣议事,从而获得治国的训练。朱元璋给朱标“四字箴言”:仁、明、勤、断。朱元璋一生勤勉政事,兢兢业业,他希望儿子也能和自己一样,这就是社稷之福了。
朱标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与父亲相比,朱标治国的手段更倾向于怀柔。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事事以“仁”字当先,这与他的父亲很是不同。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朱标前往陕西视察,一是为了勘察长安是否适合定都,而是当时秦王朱樉行事不检点,朱标此行也要调查一番。待朱标还朝后,献上陕西地图一份,并竭力为秦王求情,这才使朱樉被放回属地。
史书称朱标天性仁慈,这与他父亲的嗜好杀戮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性格上的隔阂是完全对立的。 据说,为了将儿子朱标的性格由文弱改变成果断刚毅,朱元璋想尽了办法,曾经叫人将一箱子白森森尸骨抬进了皇宫,故意在朱标面前晃悠,当时就把朱标吓的魂飞魄散(徐祯卿《翦胜野闻》)。
朱元璋生性多疑,明朝建国不久就血案不断,很多开国元勋难逃一劫,举国上下人心惶惶,当官的朝不保夕,不知哪一天因为什么原因就命丧黄泉。一个好杀的皇帝,给这个国家笼罩上了一片阴霾。其实,朱元璋的初衷是好的,他希望国家长治久安,但他的性格却使得他采取了错误的手段,对权力的热衷、对功臣的忌惮,让朱元璋一次又一次举起了屠刀。
朱标对父亲的举措无法认同,在他看来,治国靠的不是杀戮,杀的人应该越少越好。他不止一次为那些被父亲判定有罪的人求情,这在别人看来是触怒龙颜的大忌,但朱标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百折不挠。
有一次,朱元璋又要大开杀戒,朱标再一次站出来说情。第二天,朱元璋将一根布满荆棘的木棍扔在他面前,让他捡起来。
朱元璋此举是要告诉朱标:我现在所做的,就是替你拔去棍子上的刺,我杀的都是坏人,清理掉这些人,再把国家交给你不是更好?但朱标出乎意料的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皇帝自己不贤明,怎么能要求臣子贤明呢?这句话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朱元璋的脑子里炸开了。这个平日孝顺有礼的儿子怎么敢如此讽刺自己?朱元璋气得顺手抄起座椅朝朱标砸过去。幸好朱标身手敏捷,躲开了。可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让朱标着实吓的够呛,回去大病一场。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的脾气更加暴戾无常。朱标与朱元璋之间政见不同,父子两人经常吵起来,当然做儿子的只是委婉的顶几句。可这一顶,朱元璋就火冒三丈,开始打皇太子。开始朱标还没办法制止朱元璋的暴力,后来想了一个妙计,每当父亲追打时,他就取出一幅画来。这幅画可管用了。
据说当年朱元璋遭陈友谅追捕时,情急之下,马皇后背起朱元璋拼命地跑,才免于此难。后来朱标听说这件事后,就令人将其画成画。每当朱元璋发火时,朱标就拿出这个神器,朱元璋看到这画,触景生情,“大恸而止”,不再家暴了。
看起来,朱标表面上都是温良礼让的形象,但实际上,朱标内心依然有着坚定的立场和原则,并且很有见地,一句“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体现了他独到的见解。应该说,朱元璋是有眼光的,他也明白,国家经历血雨腥风后,需要一个仁慈的君主来安抚天下,因此,他器重朱标。
但朱元璋一生太过专断,以至于他的儿子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他强大的气场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朱元璋给予这个太子诸多关照,但身处权力中心的朱标不可能过一帆风顺的日子。况且,朱标当太子时年纪很小,而朱元璋正值年富力强,这就意味着朱标要再储君的位子上等很久。事实上,他等了25年,这25年,是他隐忍的25年,是被无数眼睛觊觎的25年。
朱标和朱元璋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朱元璋是在乱世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而朱标接受的是正统的诗书教育,再加上爷俩完全不同的性格,使他们平日里不可能没有分歧,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了嫌隙。朱元璋多疑而残忍,朱标知道父亲的为人,发生在父子之间的矛盾,很可能成为自己的断头台。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标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怎么可能意气风发?他只能极度恐慌,小心翼翼。
最终漫长的储君生涯耗掉了自己的生命。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薨,享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