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阳光,就会有阴影
无论多么快乐的人
内心都会有悲伤的影子
不快乐与快乐无关。
快乐,是一种发现微光幸福的能力。而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无法处理与悲伤的关系。
但悲伤又是一种必然,甚至是生命的常态。
只不过我们总是觉得它是生命的偶然,而拒绝去学会与它的关系。
可是既然无法逃避,我们就只能学习和悲伤对话。要不然,它就会残留在我们心中,成为一根不快乐的刺。
一个与悲伤说再见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琼·狄迪恩。著名的作家和记者,被誉为“美国的文学女神”。
她在拥有成功作家生涯的同时,却也经历或许是人间最残酷的悲伤。
如果说悲伤也有分等级的话, “丧恸”应该属于最高级。(“丧恸”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丧失或死别的多重反应。)
狄迪恩的人生就经历了最惨痛的丧恸。
圣诞节前夕,她的女儿突然病倒进了重症病房。
在她女儿昏迷不醒期间,丈夫又突然心脏病猝发死亡,她看似坚强冷静地安排后事,而其实她的内心陷入了如海浪般汹涌的丧恸之中……她遇到了人生最艰难的一年。
多年后,在垂暮之年,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奇想之年》,一本勇敢与悲伤告别的纪实作品。
《奇想之年》的伟大,是因为除了哀伤动人的回忆外,它还带来许多对于生命的思考。它带给我们震撼人心的勇气和坚强。
最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与悲伤相处并最终说再见。
壹:悲伤总是突如其来
人生在刹那间改变,而那一刹那稀松平常——
这种体验充满讽刺,却又如此真实:人生的转折点,从来都非意料之中,悄无声息或突如其来。
而当时你觉得一切如常。
其实,人生本无常。
琼·狄迪恩就是在一如往常的晚餐时间,遭遇了她人生潮水的大逆转。
如果“伴侣”二字有模范的话,那就是琼·狄迪恩与丈夫约翰·邓恩。
狄迪恩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优秀的散文作家”,她的小说《照着做》曾入选《时代》杂志百大英文小说。与此同时,她还做过时尚杂志《VOGUE》的编辑,也是电影编剧,曾获戛纳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等多个奖项。
最重要的是,她很美。
而狄迪恩最令人羡慕的,不是她的美貌与才华,而是她与丈夫之间,爱人、伴侣、知己三合一的关系。
他们在一个屋檐下创作,约翰在楼梯顶端的书房,狄迪恩在门厅对面的阳台。
他们会在每天下午4点结束创作,一起去游泳;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餐厅共进晚餐;他们一起辟田地,培育花园。他们一起写作,做彼此的第一个读者;他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充盈着对方的话语……
他们的婚姻维系了近40年,还拥有了一个女儿。
最终,是死亡才将他们的婚姻结束。
只是这死亡来得太突然。
“你坐下来吃晚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
2003年12月30日,星期二,晚上。
狄迪恩和约翰,和往常一样在家吃晚餐。
一如既往,狄迪恩准备晚饭,约翰坐在客厅炉火边的椅子上读书,喝点威士忌。
所有细节,稀松平常,毫无预兆。
在要入桌吃饭时,约翰突然停住,耷拉着一动不动。
狄迪恩还来不及反应,他就向前倾倒,撞上餐桌,而后扑倒在地。
这一切,只在一瞬间,这一瞬间,也是约翰生命的终结。
而此时,他们最心爱的女儿,一个刚结婚三个月的新娘,正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不醒,在死亡幽谷前徘徊着。
是的,狄迪恩的美好生活结束了。
一夕之间,狄迪恩从最幸福的女人变成了最悲伤的老妇。
这一年,她69岁。
她突然明白,亲人的死亡必然会降临,就如所有悲伤总不可避免地会进入你的生活。
只是,我们总是侥幸的以为,悲伤只是电视剧里的故事。
所以,当悲伤来临时,我们措不及防。
我们无法承受。所以,我们就被轻易打进谷底。
甚至万劫不复。
或许,只有明白,悲伤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才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它给轻易击败。
贰:不用告诉所有人我的悲伤
越彼此依赖,越是分不开。
常人最期许的理想夫妻关系,狄迪恩与约翰这样的,在面临一方的离开时,反倒成了“最不理想”的一种结局——更悲伤,更难抽离。
就如越美好的恋情越无法接受最后的分别。
当所有人以为她会悲痛到哭天抢地无法自理时,她却没有。
她异常冷静。
她不悲伤吗?
不,她特别特别悲伤。
她关闭自身的一切反应,故作冷静地,避免任何不合时宜的情绪发泄,只为了“自欺”——他并没有离开。一切如常。
她必须赶紧处理完善后事宜,这样她才能赶紧进入独处状态。唯有独处,她才能相信“他能够回来”。
一开始,狄迪恩就是用这种“自欺”获取了无穷的力量。
因为他人流露出的悲伤与怜悯,无非都会提醒她:他已经离去。
所以,当朋友提出在报纸上刊登讣告时,狄迪恩拒绝了。
可是,狄迪恩真如她表现的那么冷静吗?不。
她的思绪非常混乱,她疑虑重重,游移不定,时而陷入“将他带回来”的迷思中,时而又在回忆中搜索任何约翰可能死亡的预言或迹象,她的脑海不断重播约翰轰然倒下的场景,仿佛回到那个场景,就可以将故事导向不同结局……但所有这些不理性的压抑的冲动,她都一一隐蔽起来,只在她的体内奔腾。
也是从约翰离开的那一天起,狄迪恩开始用笔记录她那隐蔽压抑着的丧恸思绪,没有拒绝它。记录它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接受它。
我们没有必要马上强迫自己承认悲伤,也没有必要去扩大自己的悲伤,让全世界知道。
我们甚至需要一个梦想幻灭的过程去隐藏这个悲伤;但最终,我们还是必须勇敢地找到一个方式接受它。
只是,需要一步一步。
叁:是时候了解悲伤了
在把悲伤暂时隐藏之后,她知道自己终究要学会和它对话,去了解悲伤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有不同的方式。
求助他人,或让时间告诉你答案。
而狄迪恩选择了阅读。
狄迪恩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中描绘死亡的文字,但她发现此类文字都用抽象的方法在表现丧恸的狂暴和痛苦,这种在死亡之外思考死亡的遐想,于她,只是一种成见,并不真实。
于是,她转而求助于专业文献,精神病学、心理学、病理学,她开始以严谨的态度了解丧恸的原理、触发机制和应对方案。
原来,她那“悲伤后的冷静”反应是正常的——
在她内心翻涌的“丧恸”的奇思谬想是合理的——
丧恸的行为“意味着要向正常的生活态度致以严肃的告别。”它不会被视为一种病症,因此也不会寻求医疗帮助,而是仰仗“时间的流逝来克服这一切。”
她不再不安于那些混乱的“奇想”,也不躲避正在脱轨的生活,她以身去认识“丧恸”,与“丧恸”共处。
其实,悲伤来源于不同的原因,想要了解悲伤并与之对话,我们就需要通过成长和真正的学习,找到其中的根源,而不是一味逃避或陷入情绪之中。
是什么让你不快乐?通过阅读或人生体验你能找到答案。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不悲伤,但它却让你做好了说再见的准备。
肆:跟悲伤好好告别吧
在经历一段披上伪装的短暂或漫长的悲伤之后,是时候最终克服它了。
狄迪恩是时候与约翰说再见了。
就像我们所有人都要和过去的不幸说再见,无论这个悲伤大或小。
约翰去世一年后,狄迪恩收到了医院的报告和文档。
她终于不掺杂情绪,不交织回忆,好好地真实地面对这份死亡记录了。
其实,因为这一年的阅读认知,狄迪恩对文档内容早已熟知,但她一直是出于理性去了解这些,却从未因此理性地生活。
而这次,她终于明白了:“我或他所做的或没做的都不可能导致他的死亡,也不可能阻止死亡的发生。”
我们总以为自己能够阻止悲伤的发生,最终却被悲伤绑架了自己。
她开始走进书房,清理文件柜,看她和约翰一起制定的却来不及去完成的“计划”。
她在一年后的平安夜,开始重新邀请朋友到家里来。
一年前,她和约翰也有此计划。
她生起炉火,点亮蜡烛,放CD唱片,准备晚餐……即便会想约翰如果还在,他这会正在做什么,但狄迪恩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平安夜。
每一个新的一天,太阳依然会升起。
约翰已经去世了,他不能再陪她了。
但他也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以另外一种形式。
让她的人生开始有了不同的阳光。
莱昂纳德·科恩有一首歌《Anthem》,里面有句歌词: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没有悲伤,某种意义上快乐也无法成立。
悲伤就像人生的裂痕,让人痛苦,却也是光进来的地方。
狄迪恩的悲伤,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却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勇气和思考。
在生活中,许多难过、不幸、不好的事,让各种大大小小的悲伤进入我们内心,我们必须学会接受、了解并最终与它告别。
因为,告别不快乐,我们或许就更有能力寻找快乐。
最后,给大家送上一段话。
来自苏打绿的歌。
因为其中一句歌词,是从科恩的歌词引申而来。
像盲目的季节来来回回
不管黑夜怎麽长白昼总会到来
就像没有路的森林冲破了天
终於了解生命必须有裂缝
阳光才照得进来
...
来源:《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