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大学生,全国每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不过就是三十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三左右,国民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各行各业对大学毕业生始终奇缺,所以“天之骄子”的美誉绝不妄言。
作为稀缺的大学生,当时还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很多福利,现在的孩子读大学,是要缴纳学费、住宿费的,而在以前这些都是免费的。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困难补助金,那时的大学是纯粹的公立大学。所以那时的大学生算是纯粹由国家投资培养的人才。
大学毕业,一般都有工作,而且直接享受国家干部待遇。
我们班没有来自贫困地区的同学,前面介绍的地理系的照华同学,来自河北省曲阳县,算是经济落后地区,他在北大属于贫困生,这种背景的学生,在北大其实也不在少数。
在那个年代,只要你学习好、高考分数够了,即使你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也能顺利的入读类似北大这种国内一流大学,而无需担心费用问题。而只要你足够优秀,不论你的家庭、出身如何,在北大这种高等院校里,你都会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
从1989年开始,普通高校收取学费和住宿费有了新的规定,开始不再免费为大学生提供集体宿舍。
从1996年开始,部分大学开始收学费,1998年开始,全国的高校大规模实施收学费的办法。
再以后,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的绝对数量越来越多,“双向选择”的比例越来越高。到了2000年则全面停止包分配制度,免费高等教育和包分配的时代,终止了。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好还是坏?见仁见智。只是我有些担忧:类似照华他们这种优秀的农村青年,在取消免费的高等教育后,他们即便是顺利的进入了大学,最终是否会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而难以完成学业呢?
我们1987届社会学的同学,绝大多数来自北京市,入学前都享有北京户口,班里也有一些同学申请困难补助,在我记忆中,最高的补助金,每个月可以达到32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维持一个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用度,应该是足够了。
对了,那时候所有北大同学都享有京户,按照国家政策,每个月还有5元的副食补贴,今天看这5块钱不算多,但我们都知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说法,这5块钱,在北大维持几天的饭费,还是够的。
我记不清当时申请助学金的基准条件是什么了,不过印象中条件并不苛刻,办理也很容易,政策大多比较宽松,这种政策,为很多特困户出来的学生能够把几年大学踏踏实实读下来,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那时候的大学生毕业是包分配包工作的,在拿到一张毕业证的同时会拿到一张工作派遣证。不像现在满世界投简历,毕业以后如果找不到单位,就算“失业”。
包分配,而且工作单位都还不错,同时享有国家干部待遇,男女平等,只要正常毕业,除非个人原因,否则都不会落下。
四年大学生活和学习,转瞬即逝。若您问我这四年大学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对那时候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而言,有一个共同的收获应该还是令大家满意的,那就是大学毕业后他们的身份都是国家干部。
至于其它收获,各有各的特点。北大同学的收获,往往专业以外的,会更多一些。概而言之:也就是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情怀更重一些。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三观”什么的,但很难一概而论。毕竟北大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所以北大出来的人,做什么都不奇怪。
有个1986级师弟大力的概述很有意思:北大在给全世界培养人才。
1987年7月,我们这届北大社会学专业毕业生,拿到了毕业证,我们算是法学士。
我们毕业那一年,还是以计划分配为主,但稍有松动。如毕业生对分配的单位不满意,可以自己找适合的单位然后通过一定的人事手续,就可以去到这个单位工作,一样可以享受国家干部待遇,这在当时被称之为“双向选择”。
如果按照经济学的观点,1996年以前入学的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投资,毕业以后,大学生首先作为国家培养的人才,要为国家服务。1996年以后培养的大学生,是个人和国家共同投资甚至是完全"个人独资",所以毕业以后,大学生应该有自主就业的选择权。
1987年6月我们社会学本科毕业班北大留影。